[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别因盲目攀比误入歧途

发布时间:2022-06-17 16:36:0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吕艳芳阅读更多

  “我工作了几十年,我同龄的很多人都已经住上好房,开上好车了,让我觉得自己‘混’得很失败。”“这些老板平常都有求于我,可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高档名牌,住的是别墅洋楼,出入有豪车代步,玩乐有美女陪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谁都希望自己能过得自在又轻松,却一不小心跌入了盲目攀比的大坑。对党员干部而言,盲目攀比危险更甚,是走向腐败的重要诱因。

  审视部分党员干部堕落的人生轨迹,如浙江省国资委原党委委员、副主任朱恒福,自认为在省国资委干的工作和企业一样,但物质待遇却明显差了一截,心理不平衡,牢骚满腹,甘于被“围猎”。个人欲望不断膨胀,渐渐在追求金钱与享乐之中迷失了方向,忘了自己是党员干部的身份与责任,丧失了理念信念,沦为物质的奴隶,走入了歧途。

  攀比的心理大多数人都会有,只是轻重的问题。当党员干部开始与商人比收入,比发财的过程中,他的心理逐渐失去平衡,人生坐标开始倾斜,理想信念缺钙软化,将手中本应为民谋利的权力异化为攫取金钱的工具,大搞权力寻租,疯狂受贿敛财。可以说,一旦种下“攀比”这颗恶的种子,就很容易结出“毁初心、踏红线、断前途”的恶果,在私欲膨胀、贪欲放纵的支配下,最终坠入腐败深渊。

  合理的欲望是必需的、正常的,只有超过正常欲望和要求的自己无法达到的东西,才是病态的。攀比心理是一把双刃剑,适当地比较对自己具有激励作用,但盲目的攀比会伤害自己,误入贪欲的歧途。如何让党员干部不产生这样盲目攀比的现象,归根到底,在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精神“免疫力”,必须把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要知道“跟谁比”“比什么”?对党员干部而言,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才是每位党员干部应比、应有之义。对比自己作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肩上的职责与使命,做到“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攀比心犹如“黑洞”,一旦形成,欲壑难填,而仅仅靠工资、奖金这样的正常收入全然无法满足其奢靡需求,只能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利用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盲目攀比。既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心思用在廉洁从政、一心为民上,常思“入党为什么、在党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别因盲目攀比而误入贪欲的歧途。

  (零陵区纪委监委 廖彬森 胡爽)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