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是伟人故里,红色资源丰富,可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近年来,湘潭市充分用好本土特色廉洁资源,做到廉洁文化建设有精神可学、有故事可听、有阵地可看,让廉洁文化“活”起来、“传”开去。(三湘风纪6月21日)
廉洁文化犹如一缕清风,抚润了人们的心灵、滋润心田;廉洁文化好似一池清泉,清澈晶莹、利万物而不争;廉洁文化宛如一首赞歌,汇聚了党员干部的心声要坚守理想、勤政为民、身体力行共塑廉洁清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廉洁文化是一份沉封家书,记录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崇高信仰。何为文化,文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杜甫热爱祖国思念家人的真情流露;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志。文化铸就信仰,指引行为,它犹如大海里的一座灯塔指引人民前进的方向,照耀着漫漫征途。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界的鲁迅”李达同志,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拉拢、威胁、迫害,他始终坚持追求马克思主义不改其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陶铸先生,身陷囹圄、历经磨难,他仍坚持信仰永不被困难吓倒;可见,廉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鲜明底色,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优良品格,丰富自己的思想,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从人民群众里来,到人民群众里面去。
廉洁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故事,记录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牺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我想成功的秘诀应该是在于有着不怕牺牲、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纵观百年党史,有断肠明志的陈树湘“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有将自己的整个生命交给了革命事业,愿为革命“效马革裹尸之精神”的唐克,断肠明志、忠诚于党;更有着“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忠贞不渝的一生。然则,我们生活的今天虽然没有了枪林弹雨、没有了烽火连天,但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所面临的困难挑战会越来越复杂,作为干部干好为民服务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坐享其成的,当前中国式反腐败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等反腐败道路选择、理论支撑都源自于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文化基底,文化底蕴不仅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还为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更有效、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学习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以红军前辈为榜样,发扬“头顶理想,脚踩泥巴的工作作风,在危难之中“越是艰险越向前”,“敢于面对困难、攻坚克难”,心无旁骛钻业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自觉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自觉讲究诚信、尊重文化,自觉弘扬新风正气,传承红色基因, 让“以廉为荣、以洁为美”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廉洁文化是一篇有血有肉文章,记录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高尚品德。人民的好榜样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人民的艳芬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花朵怎样做人。他们有着高尚的品德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具有良好教育、激励作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困难要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做到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职尽责;《素书》有云:“败莫败于多私”、“苦莫苦于多愿”,欲望太多,私心太重,必致失败,“拍脑袋”的书记周立夫,夹杂私心“标新立异”建劳民伤财的工程,“正气凛然”的周新辉,向全县人民承诺不为亲友谋取私利,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忘记来时路,蜕化变质令人唾弃。可见,廉洁文化对中华廉政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廉洁文化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文化的学习,营造“以廉政为荣,以不廉政为耻”的社会风尚,静下心来看看祁剧表演、听听祁阳小调,阅赏"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优秀传统文化,让自己在思想上和心灵上接受廉洁教育的洗礼,自觉养成高尚的品德,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凝聚力量、团结人民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学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勤勉奋发,学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李颖)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