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主任,感谢你们关心,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收到这笔‘老农保’资金!”近日,在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陈家冲村,村民陈大爷拉着“四职合一”监督员陈某的手高兴地说道。
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是导致群众身边“微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今年来,冷水滩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注和反映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全区204个村(社区)创新推出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委员)、纪检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工作信息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四职合一”监督机制,架起监督“探头”,织密基层监督网。
“区纪委监委印发了《工作手册》,为我们履职提供了‘导航’,有助于我们照单履职,精准发现问题。”冷水滩区蔡市镇零东圩村“四职合一”人员唐秋生说道。
“四职合一”人员贴近基层群众、熟悉乡情民情、接触群众面广,拥有基层监督天然优势,可以更精准地对村务决策、“三资管理”、项目建设以及惠民政策落实、村组干部工作成效等开展监督,收集百姓诉求并帮助解决,同时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向乡镇纪委(监察室)报告。为避免“四职合一”人员“单打独斗”,该区纪委监委一方面结合村级“小微权力”廉政风险点,细化12大类40项监督事项清单,精心制作了通俗易懂、内容详实、操作便捷的《履职工作手册》,明确了“四职合一”人员干什么、怎么干。另一方面,明确“室+组+乡镇”“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立体监督”模式,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上下贯通,同向发力。今年4月以来,“四职合一”人员开展党纪党规法律宣传1927次,参与项目建设监督963次,调解矛盾纠纷516件,共收集扶贫领域、村干部作风问题、村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74个,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米”。
“‘四职合一’人员既是村务‘监督员’,又是纪法‘宣传员’,更是问题线索的‘情报员’,是我们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强大力量。”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继续在拓宽监督渠道,规范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能力上下功夫,推动基层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迈进。(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王少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