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清风文苑 > 正文

您的教诲成就我人生方圆

发布时间:2023-03-03 09:51:28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吕艳芳阅读更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孩提时外公教我背诗,我只注意到其琅琅上口的节奏韵律和春雨潇潇的朦胧意境。不料,外公恰逢清明不久驾鹤西去。如今再读此诗,忆起外公,不由得泪湿衣襟,深深体会到“断魂”的滋味。

  外公教会我“规矩”。外公做过裁缝,当过出纳。退休20多年,外公卧室窗户上,一直挂着一把红色的布剪刀和绛红色的算盘。外公说,裁缝一针一线有讲究,算珠一上一下有规矩,做人做事也要如此。因此,外公从小便对我们严厉有加,要求站有站姿、坐有坐相,不准浪费、不要攀比…………只要在外公面前就有挨批评的风险,在年幼的我眼里,他简直是一位规矩众多的“倔老头”。可正由于外公的严词厉色,在我心中播撒了“讲规矩”的种子,树立了“守规矩”的意识,让我画出了人生的方圆。

  外公教会我“敬业”。参加工作后,我回家探望外公和外婆。外公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数月前的报纸,兴冲冲地说:“这个是你写的吗?我在电视上也看到你的名字了。”看着那份因印了我名字而被“珍藏”的报纸,我颇感意外,也备受感动。因为不管在外人看来,自己多平凡,工作多微小,都有家人在后方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欣喜。因为外公的“珍藏”,此后,我视工作为事业,视任务为作品,踏实做人,勤恳做事,希望对得住外公的期盼。

  外公教会我“律己”。外公常说:“浪费可耻”,从小教导我们吃饭不漏一粒米,不洒一滴汤,自己用的物件也是能修就修,重复利用。但外公节俭律己,却不贪图别人一分一毫。2021年初,外公病危住进ICU,送饭时护士转达外公需要纸笔。我们以为外公要写遗言或者回忆录,特意拿了个厚厚的笔记本,没想到病榻上的外公颤颤巍巍只写下7个字:“取5万给满外公。”经外婆解释,我才知道原来无儿无女的满外公在外公这存了5万元。外公怕家里人不记得,反复叮嘱我们赶紧取钱还过去。病房外,家里人都在担忧外公的身体;病房里,外公却挂念着“别人”的事。外公干干净净地来,清清白白地走,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何为严于律己,公道正直。

  如今,外公离开两年,家里已经大变样了。宝珍街作为示范街参与改造,设立了道路隔离栏,拆除了乱搭乱建,规范了摆摊点位,不似从前拥堵杂乱,一派整洁有序的新气象。唯一令人心痛的是家门口那棵我们亲手种下,陪伴成长20年的樟树在前年被砍了。我想,可能这棵亭亭如盖的樟树陪外公去了天堂,正为他投下一片斑驳影影的荫凉。(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陈雨航)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