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万物更新。近日,在永州市道县白马渡镇,复垦的土地上一派忙碌景象,随处可见村民播种插秧的身影。看着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重焕生机,村民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我们这边的田,在80年代以前是种粮食的水田,现在年数久了,水沟堵塞,大家种植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撂荒了一些年头。”年初,县纪委监委下沉村社督查春耕备耕情况,走访过程中,督查组发现该村有不少土地撂荒。
土地撂荒不仅浪费耕地资源,影响人居环境,更威胁粮食安全。经过走访,督查组进一步了解到,该村山多地少,由于平均耕地面积小,排水不畅等原因,村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原本的良田闲置成了荒田。督查组随即将此事反馈至镇政府,并下发督办函。
监督推动下,白马渡镇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压实责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方面,乡镇组织力量修缮水渠,将荒地复垦清淤;另一方面,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粮食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粮食生产。
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事关乡村振兴发展。针对撂荒田问题,县纪委监委进一步要求白马渡镇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经全面摸排,该镇排查出撂荒田146亩。随着机器轰鸣声响起,撂荒地复垦、排洪渠清理等工作有序进行……今年2月,该镇146亩耕地抛荒全部整改完成。经过一个春天的耕种,如今一排排稻苗正起身拔节。
白马渡镇的“撂荒地”变“希望田”仅仅是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道县纪委监委聚焦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统筹整合“室组地”及巡察监督力量,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围绕粮食耕种、农资供应、惠农政策落实等重点方面在田间地头查线索、听民意、纠问题。截至目前,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有关责任单位针对撂荒地整治问题开展联合监督18次,督促整改问题33个。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以‘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为抓手,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严肃查处涉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用铁的纪律为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道县纪委监委 何卓)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屈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