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财评中心立案审查调查2人,责令书面检查3人,对15家中介评审机构进行通报,约谈2家,暂停3家委托评审业务,扣减中介服务费12万余元,评审项目审减金额超3亿元,工作被省财政厅作经验推介,财政管理工作连续三年获省真抓实干表扬激励、政府采购工作获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单位……”这是去年全市财政系统“镜鉴”以案促改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镜鉴”以案促改专项活动开展以来,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坚持监督责任与主体责任同向发力,全市财政系统“一盘棋”统筹、“一揽子”部署、“一体化”推进,按照“一项活动、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要求,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大会、过好一次专题民主生活、进行一次谈心和走访、讲好一堂廉政教育党课、开展一项专项整治活动、完善一批制度机制,聚焦政策制定、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关键领域环节以及“八小时外”,加大财政公权力监督力度,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
在专项活动推进中,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突出问题整改与系统治理有机融合,督促市财政局党组对刘世荣案件进行全面剖析,查找深层次共性问题的症结和要害,对近年来查处的道县财政局原局长杨小江案、祁阳县财政局原局长陶黎案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部纳入“镜鉴”范围,全市财政系统整改问题97个。如道县财政局汲取杨小江案件教训,建立权力清单、风险清单、防控清单、责任清单,其“四单管理”模式被央视《焦点访谈》推荐。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月开展警钟“月月敲”活动,在局机关办公楼、家属区设置廉洁文化长廊,逐级开展廉政谈心谈话148人次、廉政家访72人次。在市财政局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认真查摆“玩忽职守、纪律松懈、推诿扯皮”“冷漠懒散、效能低下、阳奉阴违”“违反程序、行为失范、以权谋私”等3个方面9种突出问题。针对评审中心工作人员评审把关不严、作风不实的问题,驻局纪检监察组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立案审查调查2人,推动问题整改6个,评审中心3名工作人员因违反廉洁纪律被责令在党员大会上作检讨,并被扣减廉政保证金。
“我们紧紧围绕助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建章立制贯穿活动始终,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一方面,严抓制度建设,全面梳理案件暴露出来的监管漏洞、治理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地完善财政评审、资金管理等7个方面36项制度。另一方面,严密监督体系。市纪委监委督促市财政局每半年开展政治生态分析,针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履行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12条管用措施。驻局纪检监察组不断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深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和科室依法行政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市财政进行全面“体检”,发出“三函一书”6份,督促整改问题27个,提出建议12条、修订完善制度17项。(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