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服务型政府,着力构筑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促使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双牌县倾全力支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一是加大硬件投入,确保中心“容得下事”。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原来设在县科技大楼,位置偏僻,进驻的办事窗口(单位)少、事项少、人员少,职能授权不到位,群众办事“两头跑”的现象比较突出。为适应现代政务公开工作的需要,2005年,该县做出了搬迁、重组政务服务中心的重大决策,把地处县城繁华地段的潇水大厦作为新的政务大楼。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520万元,完成了大楼资产产权置换及装修改造。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有3个办事大厅,大厅面积1200 M2 ,大楼办公总面积达 2100M2 ,目前进驻办事窗口(单位)26个,有管理人员6人,窗口工作人员56人,办公电脑31台。中心安装了专用变压器、防盗报警设施,铺设了网络光纤,开通了互联网和局域网,添置了全新的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以及打印、复印、传真、收费 POS 机、饮水机、休息椅等便民设施。2005年以来,累计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9890件,被全县人民公认为“政务超市”。
二是突出窗口建设,确保窗口“办得成事”。为杜绝“只挂号不看病”的窗口“空壳”现象,该县突出抓了窗口职能授权到位,确保“能办事,办得成事”。各单位派驻的窗口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45 岁以下、会电脑的业务骨干;进驻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尽进;单位授予窗口负责人办事决定权,单位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保管。对那些进人不进事,进事不进权的单位,对该单位采取收回执法证,责令停办所有业务,撤销行政审批权和收费权,县纪委对单位一把手给予诫勉谈话、警告、停职、降职直至撤职处分等处罚。此外,还建立了“电子政务广场”,所有进驻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个向全县人民做出了公开承诺。
三是规范窗口运行,确保群众“好办事”。第一,确保“一门受理,一门进出”。已进入中心的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受理,原单位一律不再受理,从根本上杜绝了多头受理、群众办事两头跑的现象。第二,统一收费标准和缴费程序。进入中心的事项,其收费一律按标准执收。特殊情况需要减免的,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报县政府主管领导同意。所有收费一律由办事窗口开出缴款通知单,然后在中心收费窗口缴费。第三,严格执行审批授权制和限时办结制。各单位必须书面授予窗口负责人一般事项现场办结权,单位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保管,凡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业务,由窗口直接办理,盖章生效。对暂不具备授权办理条件的重大事项,实行由窗口受理并承诺办结时限,然后由单位内部按操作程序在承诺时限内办结。(乐永生 刘兴亮)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