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131期

发布时间:2013-02-26 10:27:2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13]2期(总第131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2013218日\ 

 

为什么“老虎”、“苍蝇”要一起打

 

122,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一声音的发出,对于更好地惩治腐败,取信于民,意义深远,人们无不拍手叫好。

为什么“老虎”、“苍蝇”要一起打?说明两者的危害其实不分伯仲。“老虎”虽少,但是攻击性、危害性大;“苍蝇”虽小,但量多弥散,与腐恶之气形影不离,流毒深远。清朝的和珅无疑是只“大老虎”,他穷凶极恶,逢利必贪,富可敌国;而另一位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出现的清朝官员,为了附和借用国库银两的风气,不知羞耻地借用一两官银不还,其完全可以作为“苍蝇”之流的典型代表。和珅之害昭然若揭,而“苍蝇”之流看似只谋取蝇头小利,但其心其行,败坏了风气、丧失了民心,从深层次看,比和珅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反腐败坚决不能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也不能只打“老虎”、不打“苍蝇”,必须“老虎”、“苍蝇”一起打。但是如何打,怎样才能打出成效,却值得我们思考。

有人说,“老虎”、“苍蝇”虽然要一起打,但总有个轻重缓急,可以先打几只“大老虎”,让苍蝇闻风丧胆,不打就自己跑掉;也有人认为,“老虎”、“苍蝇”要一起打,但不能一起用力、用一样的力,打“老虎”用的力气要大,而打“苍蝇”只要用点小力气;还有人认为,我们反腐败,打了很多“大老虎”,但是“苍蝇”之流非但没有自己跑掉,反而嗡嗡杂声不绝于耳,打“老虎”吓不走“苍蝇”。

而事实上,很多腐败分子是从“苍蝇”变成“老虎”的,有的则貌似“苍蝇”,实际是“老虎”。其实,“苍蝇”、“老虎”只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形象说法,边升官边腐败、从小贪变大贪的案例就是“苍蝇”变“老虎”的现实版,“苍蝇”、“老虎”的危害并不应以大小计,而应以性质论,既然都是危害社会,就不存在打谁不打谁、先打谁后打谁、轻打和重打的问题。

不论是打“苍蝇”还是打“老虎”,都必须依纪依法,对违纪违法者决不姑息。当然,其中还有个方法的问题,需要在反腐败斗争中继续探索。对于那些嚣张跋扈、公然违纪违法的“老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像武松打虎一样,用尽平生力气,挥动狂风暴雨般的拳头,让“老虎”没有片刻的喘息机会,坚决铲除。对于那些跟风附和、善于伪装的“苍蝇”,要自上而下刮起涤荡之风,鼓励群众实名举报,及时查处、答复,让“苍蝇”无处遁形,一举清除。

“老虎”、“苍蝇”一起打,更重要的一点是信心和决心,在打“老虎”的时候不能有畏难情绪,在打“苍蝇”的时候要有毅力恒心。只要我们能始终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就一定能灭尽“老虎”、“苍蝇”,还百姓以朗朗乾坤。(谭剑)

 

 

 

唯俭可以养廉

 

春节前夕,中央下发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过节,反对奢侈浪费。念好“廉”字经,需要制度的约束,更离不开对节俭简朴之风的养护。

俭以养廉,廉以立身。自古以来,俭和廉一直都是并称的,正所谓“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廉是官之本分、之大德,表现为不贪婪、不奢华、不苟取。而俭含有清淡、节制、朴素之意,可以戒欲戒贪戒奢,是廉得以保持的根本所在。如果不注重节俭,凡事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就会妄取于人、巧取豪夺,最终滑向腐败的污水泥潭。所以,俭为廉之根,廉为俭之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看到毛泽东吃着粗糙的小米饭,周恩来睡着简陋的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的眼镜,被共产党领袖的清贫节俭感动了。他断言,这种作风会产生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伟大力量——“东方魔力”,将会是中国的“兴国之光”。后来,我们党革命的成功验证了斯诺的预言。

新中国成立后,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节俭之风有增无减。毛泽东的一双皮拖鞋穿了20多年也舍不得丢,一件睡衣打满了补丁还要继续穿。朱德坚决不吃价格昂贵的对虾,并要求厨师“能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正是这种节俭之风、朴素之风,打造了共产党人廉政勤政的“名片”,树立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

现在环境变了、条件好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对党员干部来说,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忧患意识;不仅是自警自励的清醒剂,更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黏合剂。群众看一个干部的作风是否清廉,最直接的就是观察他的吃穿住行用。同是出行,杨业功身为将军,买不上软卧就买硬卧,硬卧买不上,硬座也要坐;同是吃饭,牛玉儒身为市委书记,最爱吃面条和饺子,因为速度快不耽搁工作;同是住房,杨善洲守着价值3亿元的绿色财富,自己却住在油毛毡房里……正是这些琐事小事,一砖一瓦筑起了共产党人的道德丰碑,一言一语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廉洁形象。

纵观贪官腐化堕落的轨迹,不管是胡长清、李真,还是陈良宇、郑筱萸,无不是从背离节俭起步,通过挥霍无度加速,以致后来想刹也刹不住,闯了法律的红灯,小则毁人败家,大则害世误国。毛泽东曾谆谆告诫全党,“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现在,少数党员干部讲排场、比阔气、耍威风,只要面子、不要里子,以致放弃崇高、私欲膨胀、斗志衰退,是非常危险的。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节俭绝不是小事。如果不抑制住奢靡之风、享乐之风,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万恶俱纵。”领导干部与节俭挂钩,终生平安;与奢侈亲密,必生腐败。这是被反复证明的真理,当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俭生廉,廉生威。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世易时移,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变。每名党员干部都应以节俭为荣、以奢侈为耻,坚持以俭养德、以俭养廉,真正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给人间。(先海)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