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130期

发布时间:2013-02-26 10:20:32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13]1期(总第130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2013118日\  

 

春风贺喜无言语

 

迈入2013年,新的梦想已经开始。梦想不成空想,要在实干。现在,全党上下都在改作风,为的就是形成实干之风,重在实际,求得实效,办成实事。

从各地改作风的情况看,大多会议短下来了,讲话短下来了,文章短下来了,花哨的东西少了,铺张的事情少了,应酬的少了。但这些都还只是在形式上的改进,转作风的关键是在内容上有一个实质性的转变。

唐代诗人赵嘏有句“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转作风,本就不是大张声势、大张旗鼓,本身也不是目的,不是为转而转。转作风归根到底,就是要为百姓办实事,使“血肉联系”更紧密更牢固。

莫言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里写道:长篇就是要长,不长怎么叫长篇?但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改变文风,不是把文章写短就行,如果还是不着调的话、无实质性内容的文,短文一样让人生厌。但如果有真内容,写长也无妨,关键是要当得起长文的分量。改变话风,不是讲短话就行,如果还是不讲真话、管用的话,短话一样是废话。不拘泥于形式而重实际,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没有实效,转作风仍然只是虚转。一转作风,很多领导干部就会发现,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有了。但如果这些时间和精力都被虚掷浪费掉了,没有用在真抓实干上,要干的事情就仍然会摆在那里。到基层去调研,陪同的少了,吃的简易了,但如果没有获得真问题,没有拿到第一手的鲜活资料,这样的转作风仍然于民无益。

转作风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得实惠,得益处。所以要转作风,最终也是促使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谋利益上,把省下来的财力、物力用在民生急需的地方。一些地方重点工程“静悄悄”地开工、竣工,没有剪彩,节省了费用。但这些省下来的钱如果用到了刀刃上,百姓得着了实惠,人们才真正为转作风感到高兴。

干部转作风,是一个大课题。改变不良风气,恐怕更多的是思想问题、感情问题。心中有百姓情怀,思考工作有百姓角度,干工作有百姓利益,衡量工作有百姓标准,干部的作风就有百姓这个核心价值、有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因子,则没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我们的梦想必可实现。(司马空)

生活作风问题到底有多大

 

最近一段时间里,一些领导干部因为不雅视频等而被免职。在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中,很多有生活作风问题。公众亦聚焦于此,把一个时政领域的新闻活生生“娱乐化”了。有的人认为,生活作风问题似乎没必要大动干戈。那么,生活作风问题到底有多大?

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因生活作风被免,未免太矫情。这的确是因为国情不同,观念不同,看法便有异。在中国,生活作风有问题本就不为道德所容。备受公众关注的领导干部陷身于此,更是为人民群众所痛恨。

人民群众为什么痛恨于此?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那些有生活作风问题者不配当党员。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维护者、弘扬者,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带头人。在我们的道德伦理观中,领导干部更应当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楷模。如果在这方面失信、失范、失态、失仪于众,他也就失去了作为领导干部的资格,失去了他身上应有的“先锋”与“先进”表征。

很显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生活作风绝对不是什么小事,而是大得很的大事。但是,为什么仍有个别领导干部不吸取前车之鉴?恐怕还是权力的彪悍导致其放松了警惕、自降了防线,对这种失范的事不以为然。

事实上,在一些领导干部不以为然的背后,生活作风问题恰恰成了其腐败堕落的发端,成为撕裂其防线的重要路径。在很多腐败案件中,“性堕落”往往成为第一块敲门砖。很多领导干部正是由于在生活作风这点“小事”上管不住自己,而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历史上,因“色”而堕落腐化最终导致亡国者不在少数:桀宠妹喜而亡夏,纣宠妲己而亡商······对腐败分子而言,无论是由生活作风问题还是由其他问题导致的腐败堕落、违法乱纪,他们最终都将受到世人的唾弃、党纪国法的制裁。但对党的建设而言,腐败行为对党的肌体的损害是巨大的,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损害更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对干部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强调要坚决抵制权、钱、色的诱惑。面对在性问题上的犯错,也不会手软。对于那些弄权者、以权谋私者予以严惩,对于那些生活作风糜烂的人同样也会予以严处。唯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行为发生,促进干部清廉为官、秉公干事。(金宁轩)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