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3月18日讯 祁阳县做足“节约”文章,在镇、乡、办、场积极推行“三个三”杜绝浪费,进一步规范了非生产开支,“三公经费”较去年同期支出降低了23.2%,获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接待坚持“三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进一步明确了来客接待实行“定员”陪同,避免了一个客一桌陪的现象;实行“定标”招待,避免了用高档烟酒的现象;实行“定点”用餐,即统一在机关食堂就餐,避免了进酒店宾馆的现象。据办公室接待人员称,制度实施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来客在外接待的事件。
二是支出坚持“三公开”,杜绝“笔头下的浪费”。通过预算公开,决策公开和制度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支出在“眼睛下”监督,从而避免了“决策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现象的发生,做到了设置预算高压线,用制度监管堵住支出随意性漏洞,有效地规范了支出管理,用节省下来的资金来改善乡镇办公条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下乡坚持“三个提倡”,杜绝了“车轮下的浪费”。为进一步转变作风,对干部下乡镇提倡步行,进公路沿线村提倡坐公交车,下边远村提倡“联合用车”,从而避免了一人一台车,一事一台车,一村一台车等重复用车,多头用车现象发生,杜绝了“车轮下的浪费”。如浯溪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过去都是租车到唐家岭下乡,现在是坐公交车,过去都是租车去土轻、塔边下乡,现在是坐船过渡。在县城黄道门渡口的老船工唐毛佗逢人就说:“过去干部坐我船过渡的不多,今年才两三个月就有10多个了,干部作风变了,我的生意也变好了,能多收两个过渡钱了。”(祁阳县纪委办公室 孝雄)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