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133期

发布时间:2013-04-26 15:45:47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13]4期(总第133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2013418日\    

 

打破形形色色的“小圈子”

 

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要求干部在培训期间及结(毕)业以后,一律不准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不得成立任何形式的联谊会、同学会等组织,也不得确定召集人、联系人等开展有组织的活动。不得利用同学关系在干部任用和人事安排以及子女入学、就业、经商等方面相互提供方便、谋取私利。

老乡、同学、战友、同事……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也难免会有关系比较密切的“工作圈”、“生活圈”。正常的人际交往,无可厚非,但打着感情牌却以实现个人私利为目的而形成的形形色色的“小圈子”却危害严重。这些圈子中人搞任人唯亲、权钱交易,带坏了党风政风、危害了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的先进和纯洁。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县委书记汤成奇就在长达10多年的“潜伏”期间,与两名老部下结成受贿同盟的“小圈子”,成立“三无”公司,实现权力套现。在一些被查处的窝案、串案中,也不难发现涉案的党员干部,大多都是圈子中人,早就结成了沆瀣一气谋取私利的利益共同体,使公权力成了互谋私利的工具。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员“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小平同志也早就断言:“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哪!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如今,小平同志的话早已被现实证实,“小圈子”形成后,一些领导干部会首先考虑到圈内人的利益,以人情、集团私利代替了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小圈子”最终酿成了“大腐败”。

对于大多数干部而言,去党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的就是学习各种新知识,获得新见识,增长新本领。可偏偏有一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对学习可有可无满不在乎,对拉关系、搞“小圈子”这一套却非常用心。原因就是进了“小圈子”能捞到不少好处,就有了靠山、有了保护伞,甚至干些违法的事也没人敢管。其实,这些“小圈子”不过是些用利益填充的泡沫,见不得阳光,躲不过破灭。

破除“小圈子”,党内民主是“小圈子”的天敌,党内民主发挥得越好,“小圈子”就越难生存。领导干部也要从自身做起增强党性修养,自觉远离“小圈子”。在强调自律的同时,更靠制度严格管理干部,通过严格执行党内民主制度,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干部监督,摆脱一些地方和单位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情网、关系网的干扰和影响,让干部不能搞、不敢搞“小圈子”,使“小圈子”失去存在的空间。

除了干部培训,各级党组织更要从日常抓起,对党员干部从严管理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训诫,对屡教不改、问题严重的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绝不姑息迁就。对搞“小圈子”的人坚决不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铲除“小圈子”形成、蔓延的土壤。(贾亮)

 

 

 

奇文《钱本草》

 

唐朝名臣张说积数十年做官为人之经验,写下了一篇奇文《钱本草》,现录于下: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全文虽只有区区两百来字,却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

首先,定义了钱既“甘”又“毒”的双重性能。“钱,味甘”,让人羡慕、让人渴望。手中有了钱,“偏能驻颜,采泽流润”,能救济贫困,兴国利民。然而,钱亦“有毒”,能“污贤达”、“令人霍乱”,如服之非礼、取之不义,则必被钱“毒”所害。轻则能“弱志伤神”,重则招“水火盗贼”。正如俗话所说:“钱,钱,钱,命相连。”

其次,告诉世人钱该怎么花。“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应该“积散相宜”、“博施济众”。不但要懂得如何赚取财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支配财富,如何让财富为我所用,让财富提升自己人格,实现人生意义,否则,只是一守财奴,反而被钱财所驭使了,本末倒置,岂不悲哉!

《钱本草》为世人开了这样一服“七谓”药方:谓道、谓德、谓仁、谓义、谓礼、谓信、谓智。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钱要有度,这就叫‘道’;不把钱看得太重,这就叫‘德’;按劳取酬,这就叫‘义’;不贪非分之财,这就叫‘礼’;乐善好施,这就叫‘仁’;交易不违约,这就叫‘信’;不让钱伤害了自己,这就叫‘智’。”张说认为只有做到这七点,才可以说尝到了钱的甘味,克服了钱的热毒。

张说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对于古今腐败不廉者都是一剂灵丹妙药,对世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很有教益。(建水)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