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湖北巴东县金果坪乡塘坊坪村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农民陈千均不慎从自家建房工地摔下,造成重伤。就在当地医院紧急抢救后准备将病人送往州中心医院进一步抢救时,当地唯一的一家加油站职工以已下班为由,拒绝为救护车加油。一个多小时的耽误后,救护车才出发。然而,当救护车驶上高速公路不久,病人便死亡。死者的亲属说:“如果加油站能及时加油,病人或许有生的希望。”(据凤凰网)
对于危重病人,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我们在电视上、在网络上都看到过动人的场景:为了第一时间抢救病人,多车让出生命通道,广播电台及时发布信息,交通部门现场指挥,人人都在进行一场爱的接力赛。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笔者心里总会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们的社会真是处处充满了关爱!然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败坏社会风气,挑战着公众的心理承受极限,让人心生愤怒,中石化金果坪加油站职工以下班为由,拒绝给救护车加油就是典型的负面例子,从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漠视。那么,这种行为究竟刺痛了谁的心?
一是刺痛了社会公众的心。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传统美德,我们社会主体是和谐的,在社会大家庭中,人们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其乐融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最好的写照。农民陈千均不慎从自家建房工地摔下,造成重伤,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是怎么尽快救治,只要力所能及,绝大部分群众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毕竟生命是神圣的,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每多耽搁一分一秒,对于病人来说都是致命的。加油站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却不急在心里,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一句已下班折射了工作人员的麻木不仁。人命关天,生命接力已经开始,为什么到了加油站工作人员手里,却变成了吞噬生命的助推器?爱的加油站为何变成了害的加油站?
二是刺痛了病人家属的心。在得知加油站不给救护车加油后,病人家属只有跪求,然而也是无济于事,家属的尊严唤不回加油站工作人员的良知,生命的转瞬即逝抵不上下班的重要,家人情以何堪?欲哭无泪又能如何?只有等待生命的逝去,等待噩耗的传来。
三是刺痛了加油站工作人员亲属的心。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社会服务,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贫富与否,身上都承担着一份责任。该加油站职工拒绝为救护车加油,他们的亲属又作何感想?恐怕是印证了鲁迅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哀的是其冷酷无情,怒的是其所作所为。如果换个立场去思考,假若出事的是自己亲人,他还会那么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吗?
笔者想起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如此看来,该加油站职工与这些人可谓是如出一辙,缺乏起码的社会良知,让人不屑一顾。是到拯救麻木不仁者心灵的时候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唱响时代新篇章,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爱的传扬,只有人人都参与,社会才会充满和谐,只有人人都奉献,人间才会爱意弥漫! ( 祁阳县纪委 桂友谊 )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