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公款吃喝之风“日渐式微”,社会各界一片赞扬。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大酒店公款宴请明显减少,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款吃喝现象。但在少数地方和单位,受拉关系、跑项目、要资金等利益驱动,“酒桌办事”依然有一定市场,个别干部甚至认为,吃喝就是工作方式,大吃大喝是浪费,但没有吃喝不好开展工作。事实证明,公众一直担心的公款吃喝会反弹、变相,不无道理。
公款吃喝是官场的一大顽疾。面对中央规定,个别地方和单位不方便在豪华酒店宴请,就大搞单位食堂建设;名酒好菜不能上了,就用旁门左道的方式变通;为了掩人耳目,有的撕去茅台酒的标签,有的甚至将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如此高超的“智慧”,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打赢遏制公款吃喝这场硬仗,必须要加强监督,坚持不懈,“紧紧盯住,防止反弹”。滴水犹能穿石,狠抓必见成效。对于公款吃喝,既要设定“高压线”,更要通上“高压电”,让明知故犯者付出代价。
遏制公款吃喝,打赢这场硬仗,关键要抓住主要矛盾、持之以恒。笔者认为,这个主要矛盾就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当前,不少地方的“三公”经费已经由零增长变为负增长,这是好事。因为只有“三公”经费减少了,没钱吃喝了,这张嘴自然就管住了。同时,打击公款吃喝要持续发力,否则就会迎来变本加厉的反弹。此外,饮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社会各界都要摒弃大吃大喝才是客气的浪费习惯,回归节约光荣的传统美德。这样的话,想必真喝矿泉水也会不失礼仪。(祁阳县纪委 王忠贞)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