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近3亿移民资金被挤占挪用”,谁该反思?

发布时间:2013-06-13 16:51:57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6月7日,审计署公布了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竣工财务决算草案审计结果,通报三峡工程存在建设管理不到位、挤占挪用移民资金等问题,共涉问题金额77.93亿元,其中2.79亿元移民资金被挤占挪用,用于非移民迁建项目、弥补行政管理费等支出。(新华网)

三峡工程,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水利工程,它难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自1992年获准开工建设以来,国人时刻在关心、媒体时刻在关注。在几代中央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技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三峡工程的各项任务如期或提前完成,正常投入使用后,防洪效益明显、发电效益显著、航运效益突出、补水效益逐步发挥、节能减排效益开始显现。

然而,令人震惊和失望的是,审计结果却发现:三峡工程有2.79亿元移民资金被挤占挪用,用于非移民迁建项目、弥补行政管理费等支出。2.79亿元,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是很理想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几乎相当于十几个贫困县一年财政总收入之和。

移民资金被挤占挪用,已是不争的实事。这种现象的发生,撞击了公众的眼球,超越了人们的底线,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尽管审计署的报告称,截至2012年11月底,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有11人被追究责任,其余案件线索正在查处中。但事件不应该仅仅是整改、追责就完了,就算给了公众一个交代,就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人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党和政府的职责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事件的背后,最应该做的、最急需做的,就是要进行深刻的反省反思。

首先,领导干部要进行反思。移民资金之所以会被挤占挪用,用于非移民迁建项目、弥补行政管理费等支出,领导干部不点头,不同意,不答应,是万万不可能得逞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许多领导干部往往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大局观念不强,宗旨意识不坚定,有麻痹大意思想,认为挤点、占点、用点,关系不大,无可厚非,反正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把事情办成。殊不知,这种想法和念头,正是腐败和堕落的第一步,伸出了手,迈出了脚,就会总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用点、用点、再用点,尝到甜头后,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上不归路。

其次,执行部门要进行反思。中央把资金拨付到地方,如何去落实、如何去开支,关键就要靠当地的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况且,三峡工程的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国务院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挪用、不允许找任何借口挤占。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主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步骤,一个环节不减,一个原则不少,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按章程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该用的精心规划去用、不该用的坚守原则不批。

再次,监管部门要进行反思。“监管”顾名思义,就是要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从三峡工程移民资金被挪用挤占,可以看出,在整个事情上,相关的监管部门是没有尽到工作职责的,可以说是不太称职的,有“无作为”之嫌。其实,只要相关的监管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广大媒体和人们群众的力量,按时展开各种监管工作,时刻保持高压的态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彻底杜绝任何可乘之机,问题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吃一堑长一智,知道痛了就是好事,反省反思之后,最需要看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有了行动,就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宏伟的蓝图,有美好的规划,像三峡工程这样的项目,或许还有很多,投入的资金或许还会更多,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全心向党,全意为民,我们的项目才不会出问题,我们的资金才不会出乱子,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江永县委组织部  周永军)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