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月读
[2013]第9期(总第138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2013年9月18日
屡受警示教育却未止贪欲
河南交通厅原厅长狱中悔悟
“贪欲之门一旦打开,贪欲就像决堤的洪水,靠自己是遏制不住了。”在河南省第三监狱九监区服刑的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董永安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感叹,并对自己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进行剖析。
10万港元打开贪欲之门 董永安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建筑队当泥瓦匠。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洛阳市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深知从农家走出来的不易,立誓要干出个样子。12年间,他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一直到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几乎一两年就进步一个台阶。从1996年担任总经理助理到2002年担任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仅用了6年时间。
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董永安的心理出现了失衡。洛阳是河南的工业重市,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又是洛阳市重工业的龙头老大。看着不少企业小老板过着日进斗金、纸醉金迷的生活,再看看自己微薄的收入,他的落差感就像荒草一样在心中滋生。
1998年,因主持公司香港上市工作,董永安常到香港出差。在深圳与一企业老板吃过晚饭后,这位老板说:“董总,你是班子里最年轻的领导,将来肯定前途无量。以后在业务上还请你多帮忙,这是一点儿小意思,你拿着到香港花吧。”说完放下一个信封就走了。董永安打开一看,里面是10万元港币。
“我当时有心退回,但鬼使神差还是收下了。现在想起来,正是这10万元港币打开了我的贪欲之门,成了我失衡感、落差感的催化剂。”董永安说。
上任之初立志安全着陆 董永安的业绩和工作能力颇受组织关注。2004年年初,他正式告别国有企业生涯,担任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主政一方后,董永安手中的权力更大了一些,熟人、朋友也随之而来,找他帮忙。他为安阳一家公司在退城进园返还原址土地出让金以及企业自主创新项目评审工作提供帮助,收受了14万元人民币;为安阳多家企业在解决商业纠纷、产品销售、资产重组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人民币84.7万元、欧元1万元、美元1万元;为一家公司在项目土地审批、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该公司人民币430万元、欧元3万元。2007年10月,他为一家企业在工程项目选址、资金运作、项目推进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人民币182万元,这家企业还承诺再给他500万元,他当时有些害怕,没敢要。
2008年,董永安调任河南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上任不久,他给全厅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题目是《牢记宗旨、秉公用权、作风民主、生活正派,为建设公路交通强省作出更大贡献》。在这次党课上,董永安提出,要加快公路交通强省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打造一支政治、思想、作风等方面过硬的干部队伍,大力弘扬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良好工作作风,真正地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董永安担任厅长之前,他的前3任厅长都因为经济问题落马,他一走上这个岗位,就一直告诫自己要以前车为鉴,在这个位置上安全着陆。
被判无期徒刑当庭服判 2010年12月25日,河南省纪委对董永安涉嫌违纪问题进行调查,之后,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董永安在担任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董事长、安阳市市长、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的职务期间,单独或者伙同其他人员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583.031万元、欧元4万元、港币10万元、美元1万元,其中1330万元人民币未遂。
“我从一个泥瓦匠升任厅级领导干部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接受过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警示教育,面对许多次扣问心灵的警示教育,哪怕有一次真正触及内心深处,我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从纪委调查到法院判决的近两年间,董永安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后,心里有了片刻的释然,随后却是无法自拔的愧疚。
让“禁令”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因违反规定参加由私营企业老板支付费用的奢靡娱乐活动,山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文晓平等6名领导干部日前被查处,并分别受到撤职、免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
副检察长因“奢靡娱乐”被查处,一经曝光便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检察官的特殊身份,更缘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开展反“四风”行动的背景下,其知法犯法、顶风违纪的严重性及危害性不言而喻。此案为各级官员敲响警钟。
制度监管需发力。透过副检察长“奢靡娱乐”的丑闻,人们不难看到其腐化奢靡、私企买单、公车私用等明显违纪之处。而对于这些不当之举,党纪条规和职业规范都有明确无误的制度禁令。比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八项规定、《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试行)》等。但为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联系到前不久上海4名法官的“集体招嫖”,制度监管的疲软乏力可见一斑。制止此类事件的多发势头,必须激活制度规定的警示性和约束力,要让体制内监管有效运转,让各种“禁令”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廉洁自律很重要。从表面看,副检察长的“奢靡娱乐”是商议其儿子的工作事宜,但其实质却是缺乏对制度法规敬畏而造成的自律缺失。透过副检察长对招聘“潜规则”的同流合污和其他人等的“召之即来”,人们不难看到官员戒除私欲、廉洁自律的极端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降低人生境界、醉心声色犬马,已成为某些官员难以自拔的颓废顽疾。而从同时被查处的晋源区检察院检察长常向东那句“居要职,常自省,时时防微杜渐;铸钢骨,不忘本,处处为民操心”的廉政诤言,人们更看到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两面”做派。官员自律势必引领社会风尚的向好,而司法人员的堕落,则难免会动摇人们对法治的信仰。
违法乱纪必受罚。应该说,副检察长等的明知故犯和顶风违纪,除了对制度法规的漠视不屑外,自感私密、心存侥幸也是其主要心态。这无疑是看轻了民众监督的正义力量和法规不容挑战的制度威力。但现实情况是,尽管“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人所共知,但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者仍大有人在。对于他们,违规受罚也许是最刻骨铭心的教训,但遵规守纪才是规避风险的良方。也许,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可以成为官员的镜鉴,那就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上不会掉馅饼”。奉劝以身试法者,自尊自爱、慎独慎微、好自为之,尤其是那些执掌法律之剑的人们。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