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如果失去制约和监督,就必然导致腐败”,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大量事实反复证明,预防和治理腐败,核心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只有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嬗变和滥用。分析当前权力嬗变的特性,对权力实施有效监控,有利于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当前权力嬗变具有四种特性:
一是权力嬗变结果具有多样性。权力嬗变可能演变成多种违纪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受贿受礼,权钱交易是权力嬗变成违纪违法行为的主要形式;失职渎职,有的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玩忽职守,酿成重大责任事故,有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权钱、权色交易相互交织,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及受贿受礼、挪用公款、包养情人等两种以上违纪违法行为的不在少数,其中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特点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包养情人、利用职务影响与属下女职工搞不正当男女关系。
二是权力嬗变过程具有隐蔽性。大量案例表明,权力嬗变变成违纪违法行为的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潜伏期长,大量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从首次作案到发案往往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作案手段隐蔽,有的通过“代言人”、中间人以及配偶、子女、“情人”等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有的采取以明显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进行房屋等大宗物品交易的形式收受贿赂等。谋利期权化,有的受贿人为他人谋取利益,直到退休后才收取好处,或离职后以担任顾问、董事等名义到曾受其“恩惠”的企业拿取高额报酬,部分行贿人也开始注重对目前虽未掌握大权,但是有较好发展前景并可能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人进行“期权”投资。
三是权力嬗变动机具有趋利性。权力嬗变的动机具有明显的趋利性。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涉案金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有的领导干部已经习惯于替人办事拿“好处”、逢年过节收“红包”;有的领导干部已经不满足于只收受钱物,逐步发展到收取甚至索要房产、物业、干股等,谋取升值利益,或者利用贪污受贿赃款让子女或情人开公司办实体经商谋取更大利益。
四是高风险的群体、系统和领域具有集中性。通过分析大量案例可以发现,权力运行风险比较高的群体、系统、领域、环节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一把手”是权力运行高风险的重点群体,尤其是那些集党政领导职务于一身的领导干部,这些人员在单位、部门中往往大权独揽,直接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财务审批、资金借贷及投资等微观经济活动,从中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国有企业是权力运行高风险的重点系统,其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企业资金管理使用、物资采购、商品销售、财务管理、企业改造和国企转制等环节。工程建设领域是权力运行高风险的重点领域,其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审批、工程发包转包、资金拨付、合同变更、工程质量监管、工程验收、工程款结算审核等环节。
要避免权力嬗变成违纪违法行为,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关键需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和防控。要通过健全教育制度机制,创新教育载体、方法和手段,形成廉政教育长效机制,紧紧抓住廉政教育这个根本,筑牢思想防线;要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查找权力配置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避免权力过分集中,防止权力滥用,紧紧抓住权力配置这个源头,推进机制创新;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努力实现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加大领导干部审计监督力度,加大财产公示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增强权力监督的制衡力,紧紧抓住权力监督这个关键,健全监督体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腐败无处遁形。(双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唐晓波)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