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队伍建设 > 正文

九嶷山下的“三心”书记——记宁远县湾井镇党委书记邱向谊

发布时间:2013-11-08 16:26:3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九嶷山下的湾井镇,这里的灵山秀水不仅孕育了一方朴实勤劳的民风,更是养育了一位有着热心、爱心和戒心的党委书记邱向谊。他用自己的火热青春和满腔激情谱写了一曲曲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奉献之歌。

热心倾注工作

湾井镇自古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发展不起来。前些年,镇里组织种金银花和奈李都失败了,群众埋怨情绪加重,政府威信力也跟着下降。如何找准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邱向谊进村入户,翻山越岭,走遍了全镇29个行政村和108个自然村,查资源,摸底子,真心求教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广泛收集民意,分析整理,把目光落在了小小的九嶷山兔的身上。为了打造九嶷山兔“龙头”企业,他北上长沙,南下广州,用诚心引来了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期投资2000万元,在东安头、路亭村征地160亩,建起了集科研、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实体企业。生产的九嶷山兔肉系列品种、九嶷山兔肉辣椒酱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中部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全镇共有2000多户农民养殖九嶷山兔,真正地把“小兔子”做成了大产业。

邱向谊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带头办党建工作示范点,先后在青山尾、周家坝、朵山、路亭等村办点,这些村的党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青山尾、周家坝分别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全市烤烟生产先进村,朵山村的农民书画省市闻名,路亭村的新农村建设进入省市先进。开展联系村支部书记“六个一”活动,引导镇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结对联系村支部书记,指导帮助联系村建好一个班子,找准一条路子,培育一个产业,解决一些问题,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带动一种优良作风等“六个一”目标。在他的带动推动下,全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综合得分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排名全县第一。

爱心奉献群众

石坡脚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群众祖祖辈辈都梦想修一条出山公路。邱向谊了解情况后,他多次邀请县交通局的技术员到村里勘测线路,他和村干部一起背着勘测仪器翻山越岭,用镰刀劈荆斩棘,脸上、手上划出多条血痕,硬是在山上踩出了一条长约8公里的公路线路。修路缺资金,他带头捐款2000元,石坡脚村的党员干部群众也纷纷捐款,共筹款10多万元,确保了修路工程如期启动。他还带领石坡脚村干部多次到市、县相关部门打报告争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又“讨”来了80多万元修路款,修通了水泥公路。

邱向谊每年都主动联系帮扶一批贫困户,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的心坎上。四公塘村邓雪生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住在一座简陋的土砖房里,生活十分困苦。他主动与邓雪生结“穷亲”,为他办理了低保手续,给他家送钱送粮,并筹资3万元为他家新建了一座70多平方米的红砖房。田心村退伍军人李松权原来在县城靠开三轮摩托车养活一家4口人,县城“禁摩”后,他回到老家生活无着落。邱向谊主动上门引导他种烤烟致富。缺技术,邱向谊请来烟草站技术员手把手教;缺资金,邱向谊从家里拿出2万元借给他作启动资金,还帮他协调解决贷款5万元。在邱向谊的帮助下,李松权2012年种烟90亩,纯收入达1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扩种150亩,预计可获纯收入20多万元。在邱向谊的倡导下,镇里建立了党员干部扶贫帮困制度,设立了专门工作台帐,全镇100多名镇村党员干部参与了结对扶贫,先后帮助126名困难户摆脱了贫困。

戒心警醒自己

邱向谊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时常怀着一分戒心,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不贪,不占,不搞特权,不该得的东西坚决不得,不该用的权力坚决不用。2010年初,一位开发商托他的朋友送给他4000元红包,想承包镇里的建筑工程,被他断然谢绝。这位开发商以为他嫌钱少,就亲自上门拜访他,塞给他1万元红包。他发火了:“你把我看小了,以后再送礼,请不要怪我不把你当朋友看!”2011年,湾井市场开发商谢某投资兴建了一栋集商品房和农副产品交易场所于一体的综合楼,周围一些村民以种种借口不准谢某售房,折腾得谢某欲哭无泪。为此,邱向谊主动带领镇村干部进驻湾井市场,通过讲政策、摆道理,安抚了村民情绪,帮助谢某度过了难关。谢某几次把1万元辛苦费交到他手里,他坚决不收,并对谢某讲:“帮助你搞开发,是我职责所在。请你多宣传我们湾井,多带朋友到湾井搞开发,就是送我的最好礼物了!”

几年来,镇里各项工作在省市县获奖,拿回的奖金有好几十万元,他安排全部上交镇财政所。由于他的言传身教,近几年镇里没有发生违纪违规的人和事。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