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党员干部要从“小”处廉洁

发布时间:2013-11-28 09:09:1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从工作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入手,时时处处深思谨行,工作实践中切忌搞“五小”。
  1、不拉“小圈子”。以利害关系结成的各种“圈子”, 往往是党同伐异、利益联盟的代名词,小则害己损人,大则毁党之基。“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入不入“小圈子”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党性的“试金石”。党的干部应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攀龙附凤、趋炎附势、树倒猢狲散是“圈中人”的本性,高度警惕利尽而散、害近而亡的危害,牢记党内应无“兄弟”、党外应无“朋党”,自觉恪守党性原则,坚持“五湖四海”、“天下一家”的识人选人用人标准,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2、不沾“小爱好”。兴趣爱好虽纯属个人生活问题,但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须审慎,若稍有疏忽,极易成为干部成长的“绊脚石”。曾有行贿者言:“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正可谓“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习文弄墨、赏花鉴石的雅好,亦可成为善揣人心、度人欲的佞者,以行志趣相通之名,投其所好;达沽名钓誉之实,拉其“下水”。因此,手持权柄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深味嗜好之弊,牢记习总书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敦敦告诫,远离“小爱好”,常修身以养德,做到雅好不示人前,嗜好不委人后,杜塞钻营者之路。
   3、不贪“小便宜”。“吃一点喝一点”、“收一点拿一点”等看似甚小,腐蚀却大。古人常言,“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不虑于微,始成大患”。腐化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小便宜因隐匿于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中,有人从嗤之以鼻到乐在其中,有人从婉言拒绝到习以为常,最终一步一步滑向腐化的泥潭。党的干部应从历史和现实中吸取教训,于小便宜慎之又慎,不沾不贪;视食人一餐,莫非民脂民膏;取人一文,其人不值一文。做到日三省吾身,防微杜渐、守节持定,修大节成大业,求国强图民富。
4、不弄“小权力”权大权小,皆为民授;利大利小,皆为民谋。为官从政者如果挟公器而私用,把“芝麻”大的权当“西瓜”来挥霍,一介村官亦可手眼通天,祸害一方,普通办事人员也可能成为“难缠的小鬼”,人为地割裂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和事实都证明,弄权者虽可得一时之惠,但必留万世骂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持权而不恋权,用权而不滥权,用好点滴之权,谋好为民之利。   
5、不耍“小聪明”。耍小聪明者,可得小名小利,但往往难成大器,难修正果。时下,少数干部对待学习或蜻蜓点水,或叶公好龙,或附庸风雅,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对待工作,热衷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媚上瞒下。更有甚者,白天“马列”,反腐倡廉,信誓旦旦;晚上“劣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凡此种种,皆为“耍小聪明”的个中体现。长此以往,群众的淡然、冷然、漠然成为必然,党的干部更容易见识僵化、思想退化、党性虚化,于己难有作为,于民难有体恤,于党难堪任用。党的各级干部应将听实话、干实事、谋实绩,作为一种大觉悟、大智慧、大境界来追求,始终把聪明才智用在党的事业发展、为民谋福祉上,从小事抓起,真正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永州市道县纪委办公室)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