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快报 > 正文

双牌县党员干部主动领岗服务群众

发布时间:2014-11-12 16:36:5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双牌县从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探索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一、打造三个平台,畅通联系群众渠道。一是打造双向互动平台。畅通所有的县直部门、乡镇场联系群众双向互通渠道,将211名便民服务人员的服务范围、岗位职责、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等印制成便民服务卡,发放到当地群众手中,接受群众“点名服务”。二是打造三级联动平台。建成22个便民服务中心(站),县直部门为联系乡镇场上报的办理事项。乡镇场设立群众工作站或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受理乡镇场权限内的代理服务项目和需要上级部门审批、办理的代理事项。村级设立便民服务室,随时受理群众申请,代理乡镇及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三是打造四轮驱动平台。建立联村单位、联户干部、乡镇场及驻村干部联系服务平台,组织2015名联户干部定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选派15名副科级党员干部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解决部分村干部能力不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380名驻村干部实行住村值班制度,村部具备条件的一律工作生活在村上,暂不具备条件的实行轮流值班。

二、采取四项措施,构建为民服务机制。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乡镇场整合内设行政事业机构和辖区单位资源,将民政救助、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惠农资金发放等9个方面的58项业务纳入便民服务中心,明确服务职责、工作流程,落实领导带班、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要求,对群众办理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二是开展集中服务。建立19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和联村单位驻村工作站,驻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每周一定期在村便民服务室坐班,其他时间轮流值班,集中受理群众办理事项。三是推行代办服务。由驻村干部担任专职代办员,定期办理群众需到乡镇场办理且较为集中的事项。目前,涉农部门在产业基地设立17个移动代办服务点。四是主动上门服务。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2天,重点了解农村弱势群体的办事需求和所思所盼。将惠农政策、致富信息、劳务技能、帮扶资金等带进群众家中,将贫困群众所想所盼、重大或疑难问题带回研究。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代表会和群众座谈会,对问题进行集体会诊,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

     三、建立五本台账,推进整改任务落实。一是建立联系走访台账。33名乡镇场负责人每月入院入户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10个工作日以上,585名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每周不少于3个工作日到所包村社,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群众诉求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重点,全面真实记录“民情日志”。二是建立民生服务台账。注重从群众最关心的就医、教育、养老、出行、住房、饮水及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入手,为群众兴办好事实事。三是建立民情台账。以村(社区)为单位逐户摸底,对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残疾人家庭、信访户、计生重点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一户一卡、分类登记,每月至少走访1次,确保关爱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建立纠纷调处台账。坚持“以调为主,案结事了”的原则,建立和推行由乡镇场党委统筹总揽,综治办组织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社区)及“双联”单位共同参与、协作配合、综合施治的矛盾纠纷化解协作联动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共排查各类纠纷127起,化解119起。五是建立应急排查台账。坚持对引发各类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和危险区域及社会矛盾深入排查,即时整改。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村级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宣传栏等,积极开展灾害预警、安全防范和应急救助知识普及教育。(双牌县纪委林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