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冷水滩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六个着力”抓基层强基础,转作风、惠民众、稳民心。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
一是着力整治基层村社干部违纪违规行为。根据省、市对开展村(社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快捷的速度、最严厉的惩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查处人数30人,查处金额39万元。如伊塘镇麻塘村“死人吃低保”案件,给予麻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村秘书、伊塘镇民政办主任、分管农村低保工作的副镇长、区民政局党组成员、社会救助局局长、伊塘镇镇长、区民政局局长等8名相关责任人均受到问责处理。有力惩治了基层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推动了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稳定了基层群众的民心。
二是着力整治乡镇、村社干部“走读”问题。制定下发了《冷水滩区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冷水滩区驻乡镇工作制度》、《冷水滩区关于村(社区)干部离村(社区)“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管理制度。重点对长期离开本乡镇村,在外经商、务工或从事其他事情的村干部,无故脱离本村岗位,群众办事找不到人,本村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问题时,不能迅速赶赴现场的村干部和工作拖拉、懒散,工作效率低下、落实不力的村干部等三种情况进行了集中整治。全区各乡镇均加强了小食堂、小澡堂、小球场、小宿舍、小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乡镇干部驻镇的条件,让乡镇干部驻镇有了容身处所和活动场地。12个乡镇675人签订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杜绝乡镇干部‘走读’行为承诺”承诺书。同时,区委专项督查问责办公室加大了明查暗访力度,先后开展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专项督查8次,下发通报8期,查处违反乡镇干部“走读”规定5人次,对因双休日期间无主要领导带队在乡镇住镇值班的3个乡镇主要领导和村干部“走读”突出的3名村干部给予了诫勉谈话。切实解决少数村干部在位不在岗,办事不见人、作风不深入等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
三是着力整治损害涉农群众利益行为整治。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惠民政策不落实金额缩水走样”专项整治,共查纠城乡低保错保漏保256人,新增城乡低保人数3650人;查处违规纳入农村危房改造2人,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问题12个。开展了教育收费、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发放情况、农机购置补贴发放情况、国土收费情况、危房改建情况、村组织订阅报刊情况和移民资金发放情况整治,建立健全了“一卡通”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涉农收费行为,查处案件15件,问责党员干部36人,落实了各项惠农富民政策,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推进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计划12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四是着力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强化了社区便民服务职能,设立了“两委三站”,全区8个街道下放725名干部职工,工作重心下移,服务方式下转,更好地为社区群众解决办事难的问题。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畅通投诉处理渠道,强化政务中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进一步畅通了8512342政府行政效能投诉渠道。通过整治,全区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58个,建立区级便民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21个,村级287个,社区29个。各单位便民服务中心和各级政务大厅办理各类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共计116045件,各级效能办共受理举报投诉487件,办结474件全区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共受理各类办事事项109364件,办结109319件,办结率达99.9%。查处办事刁难群众和吃拿卡要行为4起,查处4人。一些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得到有力的整治。
五是着力整治村级财务和“三资”问题。先后对全区287个村账镇(乡)代管财务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和纠正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67个。全面启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了清查,规范了农村“三资”管理。对部分乡镇的财务进行了审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限期予以了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信访问题突出个别村开展了财务检查,共清理不合理开支5.2万元,纠正村级招待费开支混乱、退耕还林资金、村级财务收支混乱等11个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通过整治,查处案件5起,查处违法违纪村干部8人,查处金额11.02万元。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村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建立了村级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
六是着力整治和清理村、社区承担的公共事务。以“松绑减负”为目标,以务实为民为原则,修改完善了《冷水滩区村、社区公共事务目录》及村(社区)事务申报准入制度。通过整治,全区各村、社区承担经济、社会、党建、综治等各类公共事务75项将减少40余项,精简率达60%以上。(冷水滩区纪委办公室)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