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月读
[2014]第9期(总第150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我们需要腐败的“叛徒”
“一名工作人员伏案而睡,其身旁办公桌上堆积着一捆崭新的百元人民币和数十个红包,而红包下面压着一份向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干部送礼的‘送礼清单’,送礼对象则从局长、副局长、科长到镇村干部……”这幅情景,是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工胡剑兵,近日向南京市纪委和媒体曝出该单位南京项目部“送礼清单”系列照片中的某一张。目前,南京市相关部门已对这份“送礼清单”展开了调查。而曝出此事的胡剑兵则被单位同事骂作“叛徒”。
叛徒是敌我对峙态势下改变立场投敌的人,可恨至极,自古没有好下场。举报人胡剑兵被南京项目部同事骂为“叛徒”,这一罪名可真不小。
胡剑兵被骂为叛徒,是因为他把潜规则曝光于天下,既让所在单位的利益、形象受损,也让一群关系密切的“利益合伙人”受到相应处罚。单位利益受影响,自然波及员工利益,于是有人骂一句“叛徒”以解气。
对于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可谓人人痛恨,但胡剑兵的遭遇告诉我们,有些人反对腐败,更多是因为他没有从腐败中得到好处,腐败的既得利益者从不反对自己腐败。对于腐败的基本判断和反腐败共识在利益面前是如此脆弱。更多人应该反思,自己是如何背叛在反腐败问题上的价值判断的。
针对举报人被其单位同事骂作“叛徒”一事,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官微为举报人“正名”:“当为了利益无视正义成为某些单位、利益群体的文化取向时,政治生态就必然劣化,腐败就必然会发生。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置于规则和大众利益之上,而是非荣辱不分,正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土壤。”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腐败也是如此。胡剑兵可能称不上英雄,但也绝不是叛徒,如果非要用这个词语,那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叛徒。当然大众利益的维护不能只靠一两个胡剑兵,而是应该继续健全法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贾亮)
从一开始扣好廉洁扣子
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职务犯罪出现了低龄化的苗头。比如,广东省纪委查处的一批大案要案中,不乏“70后”、“最年轻”等高学历干部的身影。浙江省“贪腐案年轻化调查报告”更是显示,去年全省35岁以下干部贪污贿赂案件达291人,同比上升167%。这些案例发出的反腐预警信号,不可忽视。
一直以来,反腐领域存在“59岁现象”的说法,一些干部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补偿一下”等心理,在即将退休的节骨眼贪污腐化,结果毁了清白、误了事业,难逃党纪国法的惩罚,这样的教训不少。现在,则出现了一些年轻的腐败分子。不过,“35岁”只是表象,背后蕴藏的反腐课题值得深入反思。
不管贪官的年龄多大,腐败的本质逻辑变不了,那就是缺乏约束的权力,走上了以权谋私的不归路。59岁也罢,35岁也好,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是相同的。
从主观上说,就是干部个人的思想变质、信仰迷失,在种种扭曲价值观的误导下越走越错、越陷越深。从客观上分析,就是不良政治生态的助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弱”的监管漏洞,花钱办事、吃拿卡要、权钱交易等“潜规则”,为以权谋私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一些长期办案的人员就指出,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和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等因素,增强了一些干部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
当然,同样是腐败,其成因和表现方式往往各有特点,需要精准诊断、对症下药。从已查处的年轻干部贪腐案看,他们多为高学历、高智商人群,普遍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也就是说,他们有才干,但政德不修、作风不良,难免滑向歧途。不少跌倒在事业起跑线上的干部,年纪轻轻就“四风”问题缠身、官气十足,眼里没有法律,更没有群众,其蜕变之快令人震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防治贪腐年轻化问题。一方面,要尽早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法治意识和群众观念教育,把好人生观、价值观等总开关,令其真正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远离不正之风的侵染。另一方面,则要从制度上把好入口和关口,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突出德才兼备,对权力运行进行严格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古人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从一开始就扣好价值观的扣子,扣好制度反腐的扣子,把廉洁贯穿从政的全过程,那么,腐败滋生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干部也会赢得更有价值的人生。(远山)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