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四风”隐身衣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田县纪委积极调整思路,通过思想的潜移默化、手段的与时俱进、查处的铁拳出击、抓作风的弛而不息、建制度的同心齐力,不断提升查处新型“四风”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一、“勤敲警钟、划定红线”潜移默化树新风
1、重要节点自上而下重申禁令“敲警钟”。每到重要节点,该县纪委总是第一时间转发中央、省、市纪委的一些重要文件、通知禁令。如:积极转发了《中共湖南省纪委、湖南省监察厅〈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刹住中秋、国庆节期间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的通知〉的通知》、《关于中秋国庆期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并结合全县实际,要求全县各乡镇纪委、县直各单位纪检组积极部署安排,重申禁令,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敲响警钟。
2、关键时刻未雨绸缪发廉政短信“划红线”。为切实加强对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的廉情监督工作,坚决刹住节日期间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该县纪委每逢重要节日,通过县手机报的形式向全县党员干部群发一条廉洁短信。在廉洁短信中,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收送“红包”、奢侈浪费、违规公款消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文明、简朴、健康、廉洁的节日。通过在节前打“预防针”、“划红线”,防止“四风”问题“阴魂”不散。
3、由点到面潜移默化加强文化建设“树新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抵制“四风”问题,不仅需要通知、禁令等外力约束,更需要利用好文化无声无息、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人、改变人、塑造人的特性和功能,加强以廉洁、节俭等价值为重要内容的节日文化建设。该县纪委实施三项举措,加强节日文化建设,营造抵制“四风”的正能量。一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的要求,融入全县党员干部的血液、渗入骨髓,形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二是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正确对待节日、正确对待人情、正确对待消费,在全县树立廉洁节俭的新风正气,培育节俭廉洁的价值理念,形成清风正气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群众对“四风”问题的认识、强化监督“四风”问题的意识,形成抵制歪风邪气的社会力量。
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时俱进创手段
1、依靠“火眼金睛”的群众紧盯。中纪委网站公布的披着隐形衣的“四风”问题引人关注。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四风马甲”,不仅让人惊诧于一些违纪官员的创造力,也给监管部门的监管带来挑战。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脱掉部分官员身上的“四风马甲”,必须牢牢依靠群众。一些官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摆脱监管,但绝对摆脱不了包围在他身边的群众,比如单位同事、服务对象、街坊邻里等等。事实上,一些官员再有“创造力”,穿上再多的马甲,也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该县纪委在查处“四风”问题时,积极畅通群众“火眼金睛”的信访举报渠道,坚持领导包办信访难题,按照“领导分工、定点帮扶及适当平衡”、“四定四包”、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办事。
2、依靠“防伪存真”的办案能力。一是加大对“四风”问题的分析。对“四风”问题要客观全面地进行分析,把“四风”问题看准、看深、看透,抓住“四风”问题的关键和症结。该县纪委在用已有的明察暗访手段查处实物送礼、货币腐败的同时,已经逐步观察分析电子礼品卡、微信红包等“隐身衣”的表现形式、形成机理,及时了解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更新办案知识和手段,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查处新型“四风”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对“四风”问题的判断。“四风”问题极具隐蔽性,需要不断增强公款吃喝由明转暗,在单位食堂甚至私人会所举行,婚丧嫁娶化整为零、分批办酒席,节前有礼变成了节后奉上,送礼搭上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快车,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电子礼品卡、提货卡等的判断力,选准突破口,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尽量不走弯路和少走弯路。三是强化对“四风”问题的思辨。善于对“四风”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鉴别,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该县纪委办案人员对群众反映“四风”问题突出的党员干部,对其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仔细进行鉴别,提高思辨能力。
3、依靠“人人喊打”的舆论监督。为确保形成纠“四风”的强大震慑力,在全县形成对“四风”问题“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该县纪委通过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网上举报信箱等,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举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强化网络舆情收集,建立健全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机制,连续曝光和揭露那些披“隐身衣”的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收受礼金等问题,将党员干部执行八项规定情况置于广大群众监督的“聚光灯”之下。
三、“敢抓敢管、倒逼压力”铁拳出击严问责
1、实行“一查到底”的高压问责。追责有力,才能预防有效。出现“四风”违纪行为,既应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也应追究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对于那些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打折扣、搞变通的违纪者,该县纪委始终坚持严肃执纪、积极查处,特别是在重要节点顶风违纪者,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形成震慑,实行“一查到底”的高压问责。
2、形成“三令五申”的倒逼压力。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三令五申”工作倒逼压力,对发生重大典型案件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增强纠正“四风”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节点反腐、串点成线”弛而不息抓作风
1、“节点反腐”成惯例。“四风”问题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恰恰是要在日积月累的点滴实践中潜移默化而成,需要紧盯目标,加大反腐力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节点反腐,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引人瞩目的整风和反腐手段。2013年以来,每到春节、清明、五一、中秋等“四风”问题高发节点,一方面,该县纪委通过新田廉政网、行政中心电子显示屏、廉政文化一条街等多种方式在全县内广泛宣传中央的禁令及措施。另一方面,该县纪委专门组织力量进行暗访督查,频出重拳加大暗访问责,使每一个节日都成为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时间节点,很好地堵住了节日的不良风气。
2、“串点成线”持久战。一是弛而不息抓节点。该县纪委一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针对传统节日、婚丧喜庆等重要节点,坚持做到明察暗访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设岗,确保个个节点抓落实,个个关口“零容忍”,驰而不息地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一年一年地抓,始终聚焦“四风”问题,抓住“要害”和“牛鼻子”。二是水滴石穿抓精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中纪委连发“禁卡令”、“禁饼令”、“禁烟花炮竹令”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央抓作风建设正是从点点滴滴抓起,从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具体小事上着手开展的。因此,纠“四风”问题,也应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像抽丝剥茧一样,一件一件抓、一个一个整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歪风邪气,积小胜为大胜。如:为切实整治“慵懒散”问题,该县纪委接连实行工作人员去向牌明示、全县工作人员指纹联网考勤打卡、问责“二十七条”等措施,就是精细化纠“四风”的有力举措。今年1—10月,全县共问责104人,其中市管干部24人,免职2人、解聘1人、年终考核不称职12人,通报批评15人,诫勉谈话46人,责令书面检查1人、批评教育3人。
五、“以案查因、以案找漏”同心齐力建制度
建章立制是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也是防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一阵风”、“大呼隆” 的关键所在。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构建长效机制。为有力整治“四风”问题,该县通过以案查因,针对公务接待费过高、公款吃喝、公车管理不规范等案例,及时制定了《新田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新田县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核审批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
公车封存停放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二是坚持执行导向,促进整改落实。以硬办法落实制度执行力,该县纪委坚持做到“以案找漏”,对发现了的问题,不查实不放过,查实了不处理不放过,处理了不通报不放过,通报了不曝光不放过,曝光了不整改不放过,形成了持续有力的震慑,突显正风肃纪实效。(新田县纪委侯玲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