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共产党员要做到“四管”

参观“镜鉴”流动警示教育巡回展览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4-12-08 16:43:4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共产党员要做到“四管”

——参观“镜鉴”流动警示教育巡回展览心得体会

县林业局 蒋建军

 

1125,根据江华县纪委安排,县林业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由市纪委、县纪委主办的“镜鉴”流动警示教育巡回展览。展览的内容是近几年全市查办的一批典型案件,通过深入剖析违纪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并配上照片、图片,给人以心灵震撼。整个参观过程,我边走边看边记,深深感到,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反腐倡廉展览,是一次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的主题教育,也是一次发人深省、启迪心智的灵魂课堂。参加这样的展览,对于我本人今后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增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走好未来人生道路每一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期下,共产党员要正确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认为,“四管”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一是要管住自己的脑,做平平淡淡的人。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心里装着群众,脑里想着人民,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堂堂正正,那他便是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迁为柳州刺史,忧国忧民的他长年过的都是“预采花不自由”的禁锢生活,但他强压住自己心头的悲愤,拖着病体,因地制宜,引导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一年内,“蛮荒”的柳州出现了“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逮回归,乐生与事”的繁荣景象。公元819年,柳宗元的死,引起柳州人民沉痛的悲悼。次年,柳州人民即为他修了衣冠墓。三年后,在罗池地方建了一座庙永远纪念他。柳宗元风风雨雨的人生道路对我们今天那些感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党员干部应当有所启迪。

二是要管住自己的手,做清清白白的人。清朝康熙年间,张伯行自律甚严,他在衙门上挂出一块自撰的匾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的廉洁佳话,遂传为千古美谈。古之清官,尚知如此廉洁自律,而这次警示教育展览中,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徐小明、蒙业宏、屈湘林等一大批身居要职的“大贪小贪”们,却早已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丢到了九霄云外,也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三是管好自己的腿,做勤勤恳恳的人。巨奸赖昌星为自己享受和拉拢党员干部,在厦门修建了后来臭名昭著的“红楼”。这些被拖进“赖氏泥潭”手握重权的党员干部,就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长期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就是没有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了解群众生活疾苦,就是因为没有管住自己的腿所致。现在,形形色色的歌厅舞厅,霓虹闪烁的酒吧夜总会,就是许多变相的“红楼”,稍不留神,你就可能踏进泥沼遭致灭顶之灾。

四是管住自己的嘴,做朴朴实实的人。方志敏同志在狱中曾留下这样的名句:“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但就有那么一些同志早就把先烈的话忘在脑后,心安理得地过着“一餐饭,一头牛”的得意忘形的生活。更令人瞠目的是,近闻国家审计署长李金华披露电力系统一个只有100多人参加的年会,三天竟然花费了300多万元人民币的会务费。这些钱,能建多少座希望小学?能让多少下岗职工得到温饱?能帮群众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这些人的身上,还有一丝一毫的群众疾苦吗?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决反对腐败,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搞好“四管”便是我们身体力行、实践总书记号召的最好证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