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基层“三转”面临的四个困境需引起重视

发布时间:2015-03-12 09:10:0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三转”工作是中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要求,大力推进“三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三转”工作属创新性事物,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三转”过程中面临的“四个困境”亟需重视。

一、利益牵绊不想转。虽然在现实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一度存在大包大揽职能泛化、事事参与职责弱化等现象,但是在真正实施“三转”过程中,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对无权无利的工作都愿推出去,而对工作招投标、财务审批等有权有利的工作,则不愿意放弃分管,不愿主动放弃一些既得利益。甚至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认为不分管一些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纪委在当地没有话语权,而纪检监察干部就会被主要领导看不起,其他单位人员不尊敬,担心慢慢被边缘化,甚至担心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从而存在不想转的心理。

二、能力不足不会转。目前,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绝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上岗前没有专门培训,在岗时没有时间培训,业务水平整体不高。如新田县137名纪检监察干部,2014年参加过县级以上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的只有36人,只占21.8%。而中纪委在“三转”方面并未出台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部署,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三转”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出现不会转的困惑。如在转职能上,分不清哪些是职责范围内的,哪些是越权的;在转方式上,出现能主谈突破的办案能手少,懂监督、善于监督的人更少。难于创新工作方法,不能有效聚焦主业,不能真正实现纪检监察机关为“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执法的再执法”的职能定位。

三、制度桎楛不敢转。虽然中央正强力推进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但是,纪检监察机关大部分人、财、物都还要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特别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当地党委的依附性更强,地方党委政府在中心工作、项目建设等一些重大性的工作,难啃的骨头上,还希望当地的纪检监察机关多挑重担、多发挥作用,还是会安排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纪检监察干部从事和分管部分职责以外的工作,这与目前中纪委推行的“三转”工作要求完全背离。但在目前的体制和环境下,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也难以抵制,于是出现不敢转的困境。

四、身兼数职不好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多,专职少,特别是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既是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还是人大主席,既是乡镇主要领导,分管大量中心工作,又是挂组(片)领导,监督指导该组(片)的工作开展。如新田县19个乡镇纪委书记,其中16个纪委书记挂组、14个纪委书记分管维稳、烤烟等重要中心工作。现在提出纪委书记要“专职”,不得分管与纪检监察无关的其他工作,于是部分乡镇党委、政府便从人员身份的角度出发,你作为纪委书记只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但你作为人大主席还要分管人大工作、政法综治或者计划生育工作等,表面上已转,实际上没有转,从而出现不好转的工作难题。王中滨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