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当场送礼就想方设法送到家中,不让到酒店宴请就在私密会所搞低调的奢华;不让陪同就变着花样等候、迎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基层风气虽然焕然一些,干部群众倍感欣慰,但基层的这种“送”、“宴”、“心”之变化需要警惕。
变化一:“送”之不雅
自“八项规定”发布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中央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公款滥用的禁令。而这些禁令,无不切中时弊,令党风政风耳目一新。但是我们不得不警惕基层干部种种“送”的变化。一是“第二天”远送。一年到头,各种巡视组、检查团、督导组的到来,加重了基层的负担,但是哪个都得罪不起,虽然明令要求不准迎送、宴请、送土特产,但是一些基层领导担心检查不通过,想尽一切办法“表示”一下,往往是在检查组走后的第二天,就用车将土特产和一些礼品如数送到省城。二是“购物卡”代送。个别上级领导对基层送购物卡的行为,并不排斥,甚至认为“下去考察一顿饭吃几千元太没必要,折价50%送给我们购物卡真好!”,而对于上级的这种“购物卡”需求,基层可谓是“有求必应”,于是每到拜年、宴请的高峰期,都会折合成人民币版“购物卡”献上。三是“高速路口”迎送。“八项规定”出台前,有上级领导来考察、调研,一些地方领导往往要率队在辖区地界列队迎候,考察完毕,再送到地界边上。而今上级领导来调研,一般明确要求不能迎送,但是基层处于尊重和重视,还是会安排分管领导到高速路口迎送。
变化二:“宴”之不简
一是表面似“低调”。“八项规定”后,基层迎送“低调”多了,就餐地点由宾馆、饭店转移到单位食堂、私密会所等更为隐弊场所。私房菜馆、乡村农家乐、家庭饭庄门脸很小,单间爆满,千元菜品常见,可开会议发票,真正低调、私密的奢华。二是倾力搞“特色”。为迎合上级的口味,也为了显示出基层的“良苦用心”,一些基层领导在宴请上倾力搞“特色”,甚至将野猪肉、鱼翅、燕窝等一些野生保护动物制作成菜肴。三是重点办“内涵”。高档的宴请太过显眼,但是一些基层领导担心宴请过于简单,担心上级领导不高兴,琢磨各类点子,于是就在“内涵”上下功夫,如置办全羊宴等。
变化三:“心”之不安
一是“隔墙等候”心理。一般上级部门的突击检查,即便明确要求基层领导不能打招呼、也不能陪同,但是县领导往往会安排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隔墙等候”,既不让上级领导发现,又能随时观察“风吹草动”,随时听候“调遣安排”。二是“过往教训”心理。“八项规定”出台前,不可否认,个别领导热衷于“迎来送往”,不到“地界处”等候就是“怠慢”。如果基层真不去“地界处”迎接,领导若是不高兴,接下来的检查结果可想而知。出于过往经验教训的考虑,一些基层领导对上级的不用迎送指示,一度“用心揣摩”,往往不会完全当真。三是“官场之风”心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干部形成了不正常的“官场之风”心理,将个人升迁和对上级领导的迎来送往关联起来,担心出差错、捅娄子。(侯玲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