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新田县紧密结合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以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教育导向作用,工作成效较为明显。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思考。
一、提升执行力,进一步锻造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
目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在个别地方仍存在时冷时热的尴尬状况, 40%以上县级部门和80%以上的乡镇,在廉政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互通信息、共同促进方面还存在差距,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停留在宣教表面层,文化渗透力不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纵深发展。
提升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执行力,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领导,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党员领导干部应树典范、立标杆、做榜样,不仅要勤政廉政,而且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二是建章立制,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要形成机制,强化管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职责统一有效约束的廉政警醒制度机制,如可以挂贴形象鲜明、通俗易懂的廉政提醒警语或纪律规定条文等图文标志等,发挥教育提醒作用;三是加大投入,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经费保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以农村文化活动站点为依托,拓展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可通过吸纳民间资金和商业资金,打造一批廉政文化精品等。
二、夯实影响度,进一步挖掘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度
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入持久的开展。在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个别地方存在内容空洞、形式简单、方法陈旧等问题,基层廉政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没有入脑入耳入心,甚至个别乡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民利时有发生,廉政文化影响力稍显弱化。
夯实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影响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强力推进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宣教”优势,突出重点,多管齐下。一方面要选好题材,体现渲染力。充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或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为题材,丰富和提炼内在的精神实质,以此打动人心。另一方面要搭好平台,展示表现力。主要以大型活动或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展示平台,如广场文化、文化下乡等活动,营造廉荣贪耻、群体共识的社会氛围。二是选择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反映时代精神。形式要灵活,让广大干部群众易于接受。部署要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主题要突出,紧扣群众生产生活。三是充分运用廉政文化建设效果。要发挥群体压力效应,以及文化的教育、引导、约束、和熏陶作用,形成一种理念或精神,进一步凝聚民心、整合民力、集中民智,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
尽管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真正惠及干群、深入人心的却仍是少数。尤其是许多农村群众对廉政文化知之甚少;廉政文化覆盖面亟需扩大和充实。
夯实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影响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发动广大干群。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和自觉行动。同时,充分运用廉政文化的特殊艺术魅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深度,拓宽感染广度,发动人人参与,形成干部思廉,群众护廉的良好氛围。二是延伸文化触角。围绕勤廉主题,突出地方特色,聚焦文化亮点,包装人文精品,通过典型引路立标杆,填词谱曲颂勤廉,练书绘画怡情操,箴言警语敲警钟等模式,以此延伸基层廉政文化触角。三是强推文化辐射。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家庭成员进行清廉勤俭思想教育,家庭设防线,常敲廉政钟。在乡村重点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县城文化资源相对丰富、文体队伍较为活跃的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廉政图书和廉政文艺下农村活动,把廉政文化传播到农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王中滨)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