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突破案件和新型腐败案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8 15:41:4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查办案件作为各级纪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必须切实抓好。

一、办案要采取军事思维: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

    违纪人员严重违反了纪律规定,背叛了组织,给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损失,给党的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是人民的公敌,从这个角度看待违纪人员,因此必须蔑视被调查人员。但是,办案的整个过程都处于两军对垒的阶段,必须发挥好办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被调查对象斗智斗勇,从而取得办案的成功。两军对阵,攻心为上,攻城为中,攻人为下。因此,在做好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如何突破被调查对象的心理防线,促使其认错悔过,是办案中的关键一环。

     1、运用哲学思维,重塑其价值观。官员发生贪腐,关键是价值观发生扭曲,在内心中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等剥削阶级的错误人生观。根源是唯心主义中的享乐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放弃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违背了入党誓词,背叛了党的宗旨。因此,要在调查过程中将价值观的重塑贯穿始终,认真与被调查对象分析金钱、家庭、事业、健康和人生的关系,促其充分认识到享乐主义世界是欲望、金钱、攀比的世界,是虚伪的世界,人在其中为了期望而活,为那些将要到来而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活。从而纠正以往的错误价值观念,重塑唯物主义价值观。

     2、站在道德高度,让其自渐形秽。“物必自腐后虫生”。古人云:“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在当前社会中,受市场经济中西方奢侈浪费之风影响,官员追求大房子、好车子、奢侈品成为了时尚,忘记了我们从解放前的一穷二白艰苦奋斗的历史,忘记了我国还有3000万人没有脱贫的现实,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应有的责任担当。官员的道德,是要爱惜自己的职责即努力发展和维护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尽可能不损害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努力担负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否则的话就是无德。站在道德高度对其进行批评,让其内心中进行自我审判。

3、管制信息流入,防止思想反复。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信息的流入,这是促使其坦白交待的关键一环。严格禁止外来信息流入是基础,同时,对所有被调查对象接收的信息都要管制,不仅包括办案人员及陪护人员的语言,也包括他们的表情、情绪、态度等非语言信息。应该向其输入有利于办案的信息,防止输入不利办案的信息,避免其产生误判,进而思想处于纠结反复的状态,给谈话造成障碍。

4、尊重对方尊严,建立信任基础。尊重产生信任,而真诚和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开始。被调查对象在未被移送和处理前,仍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尊严,促使其消除抵触情绪。特别是在前三天的试探期内,只要给予对方相应的尊重,你把他当正常人看,他就说正常人的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被调查对象会相应减少与办案人员的对抗和对立。反之,把调查对象当成罪犯,贬低他的人格,他要么默不吭声,“油盐不进”,要么破罐子破摔,大放厥词,给办案工作带来阻碍。

5、盘点职务行为,分析利益冲突。要认真梳理被调查对象的职务范围,对其近年的职务行为进行盘点,特别是对其能施加影响较大的职权进行抽丝剥茧,分析出有可能出现利益冲突的环节和领域,从而缩小包围圈,进而逐步发现其发生贪腐的项目。

6、剖析违纪根源,为其搭台阶下。大部分贪腐人员都存在着“从众”的因素,不是一开始就去大肆贪腐,而是从小节不守开始,先去钻制度的漏洞,再去创造制造漏洞,最后撕开漏洞。要成功将其拉回,就要为其搭台阶下,有意识的充许其“自我开脱”,为其吐露真相奠定基础。

7、交心换心关心,燃其做人希望。一方面从关心其身体和日常起居开始,真诚与其交心换心,建立起充分的信任,为坦白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打亲情牌”,经常性地与被调查对象沟通其家庭情况,通过关心与被调查对象的家庭情况,为其解决一些应急的家庭困难,让其免除后顾之忧。

8、给其指明出路,使其最终坦白。“出路”是被调查对象最担心的事,也是最关心的事。作为调查人员,既不能作出不能实现的承诺,也不能打消其希望,因此要准确把握好,自始至终都要给其指明一条最好的“出路”,以促使其放下包袱,最终向组织如实坦白,为党和国家挽回损失,争取个人的宽大处理,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处理上的“双赢”。

二、对当前新型腐败案件的分析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腐败与反腐败的对抗中,贪腐人员总会想尽办法去争取逃脱追究,有的事先周密布置,有的事中转弯抹角,有的事后串供退赃,手段层出不穷,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贪腐者必定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一)当前新型腐败的特点

1、集团化。主要表现是“窝案”、“串案”不断出现,从外部掌握线索难度增大。

2、隐形化、混合化和延期兑现。主要表现在不是直接的权钱交易,多采取交易型、借贷型、实物型、延期兑现等方式进行。

3、高科技化。如采取电子支付方式、复杂的股权转让交易等,导致证据收集较难。

4、利用现有法律漏洞。如主体绕过身份、利用“隐身术”和“障眼法”搞幕后权钱交易,主观方面隐藏目的、以“不作为”等被动消极方式进行。

   (二)对策

1、充分利用大数据系统,构筑反腐“天网”。出于趋利避害的常理,任何一个官员在腐败之前都想好了应对之策:有的只收现金不存银行,有的存在亲属朋友名下,有的收房收车收字画,有的收电商购物卡,有的间接入股,有的以交易形式收受,有的以子女就学谋职为名接受,有的收钱不谋利,有的退休“着陆”后再收,等等。总之,要使一切非法变成看起来“合法”。这就给案件的查处带来诸多困难,但是,任何腐败分子,除了个别因心理变态“藏现金”外,大部分人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将违法所得变成家庭资产或家庭消费。在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将全国公务员、事业单位及企业领导人员的房地产登记及交易信息、土地登记信息、银行账户交易信息、信用账户消费信息、奢侈品消费信息、证券账户交易信息、工商登记信息、车辆登记及使用信息、人寿保险信息、子女出入国境信息等信息形成数据库,再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官员的风险指数,结合官员的职务和职责情况,对高风险官员进行重点调查,将大大提高查案的成功概率,从而构筑起大数据的“天网”。

     2创新办案机构设置,营造反腐败的“鲢鱼效应”。

     以湖南为例,全省成立五个案件调查局,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直接管理,直接负责全省14个市州、136个县区中的正科至副厅级干部的案件调查,正厅级干部仍由省纪委内设纪检监察室负责。案件调查局的设立,一方面会有力地推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县级纪委既倍增压力、又有查案底气,会加大查处基层特别是村官的腐败力度,形成上下联动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零容忍”的目标。

3、加快办案人员职业化步伐,选拔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

    按目前各级纪委的现状,大部人都不具备法律专业基础,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办案人员,必须经过三至五年的磨练,但是,大部分市县纪委办案人员在办案岗位都不会超过十年,这就导致办案人员青黄不接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办案人员职业化步伐。要公开选拔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信息等方面人才,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查处智能化、隐形化腐败。(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  徐元敬)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