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苍蝇”腐败的共性、产生的根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8-17 15:14:1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主要是指群众耳闻目睹或切身感受的腐败行为,特别是基层干部腐败就更直接地损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虽然一些小科员、小出纳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芝麻官”官不大,但他们手中权力的“含金量”却不小,腐败起来也“得心应手”。随着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深入,各种专项资金向基层倾斜,苍蝇贪腐现象在基层也凸显的越来越明显。

一、苍蝇腐败的共性

一是潜伏期长,量少次多。大贪、巨贪类犯罪嫌疑人往往是“一次性”作案,前后时间跨度不长;而小官大贪类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周期往往较长,一般潜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里,用相同的手段多次实施犯罪行为。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近3年来查办的极具代表性的13小官大贪类案件为样本,犯罪嫌疑人作案持续时间最短的为7个月,最长为9年,其中,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为5件,长达五年以上的为4件。另外小官员虽然单笔受贿数额较小,但受贿次数多、“少吃多餐”。山东省临沂市建设安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处业务管理科原科长赵吉祥,在6年时间里,赵吉祥收受现金、购物卡、物品等累计273次,相当于平均每周受贿1次,令人心寒、令人担忧。

二是花样翻新,手法隐蔽。有的是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官僚主义失职渎职;有的是违纪违法入股参与煤矿经营分红;有的是利用手中资源、证照等的审批权、管理权收受贿赂;有的是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除了小官员敛财的胆大手黑之外,他们洗钱的本事也很大。有的将公司近千万元公款作为长期投资,用于其他公司的出资注册及增加注册资本金;有的伪造本单位对外出租的房屋需维修、申请减免房租的事实,套取房租差额。国企欣正实业发展总公司追债人朱广彬利用民事诉讼中的漏洞,在通过诉讼程序将货款本息追回的同时,对公司谎称货款利息已在诉讼中被其放弃,将该公司应得欠款利息330万元据为己有。

三是案情轻微,难以定性。手握小权的官员们往往倚仗自身工作上的便利,对服务对象吃拿卡要,沾点小便宜、捞点小外快,这些问题基本上属内部教育,量纪量刑够不上所谓“道道”和“杠杠”,不够追究党政纪律责任或刑事责任的“分量”。如益阳市资阳区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匡春生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为他人解决编制、调动工作、晋升职级、评定职称,为下属单位安排拨付教师工资、学校维修资金和公用经费等,共违纪违规所得91万余元,被开除党籍、行政撤职,降为科员

四是明目张胆,影响恶劣。现管腐败明火执仗,公开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沾小便宜,揩公家油水。如一些供电部门的职工,家中用电炉烧饭炒菜,每个月用电上千度,电费分文不缴,收电费时将自家的电费纳入"线损"中,由其他用户分摊。小官员们往往和基层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经手三分肥。因此,直接侵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切齿痛恨。如益阳市资阳区林业局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数额高达280余万元。其中有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名涉案人员均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五是抱伙成团,群腐群贪。随着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制约机制的完善,“小官员”通过一己之力获取非法利益越来越困难,一些人便走上相互勾结、集体腐败的犯罪道路,窝案、串案现象较为突出。他们彼此达成“默契”,利用手中权力,相互“拉皮条”介绍贿赂、斡旋受贿。据江西省纪委披露,200610月至201012月,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李华波、鄱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城区信用社主任徐德堂、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副股长兼会计张庆华等人相互勾结,采取伪造公章、私开转账支票、虚假支出工程款等方式,多次骗取资金9400万元,资金提现或转账后,被李华波、徐德堂、张庆华等人私分。再如,今年湖南省临武县11名国土资源领域涉案人员中,有原局长、副局长、党组成员兼工会主席、主任科员、股长(中心主任)、重要岗位上的工人等人员,局班子及中层负责人几乎落马殆尽,“抱团”腐败涉案金额竟然上千万元。

二、苍蝇腐败产生的根源

一是收入偏低,捞点实惠。马克思说“如果有50%的利润可以挺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可以践踏法律、如果有200%的利润可以无顾生命”。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且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行贿买官、跑官要官等现象。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正是由于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才一步一步走向腐化堕落。时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还不高,特别是乡镇财政吃紧,捉襟见肘,十分窘迫。工资七折八扣,养家糊口,难以为继,有的工作人员出于无奈,只好利用手中的一点小权,捞点外块,贴补家用,也因此引发了诸如乱罚款、乱收费的行政执法乱作为现象。

二是政治思想观念淡薄,享乐主义复辟。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原则认识不足或认识不端正,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反腐败斗争时紧时松、“一手软”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对腐败打击不力。机构臃肿,人员膨胀。如今不少行政机关因人设事,一些事情本不需要审批,却人为地设置障碍,下发红头文件,制定条条框框,于是现管腐败接踵而来。比如迁移户口,按户籍管理条例,凭入户地的接收证明就可落户,但有些地方城管、计划生育、劳动等部门跟公安联手“把关”,要增盖几个公章,每一个公章都需要户主跑一道门坎,花点香烟费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三是权力的相对集中,忽视监管。目前监督,重点是放在“一把手”和手握大权的大官身上,而一些手握实权的小官,却不在监管之列,对于他们的监督,无形中就出现了一个空档,为他们搞腐败创造了条件。再加之一些小官们长期扎根在基层,有的人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没有进行过轮换,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职位不高权利却不小,长期缺乏有效监督,很容易滋生腐败。

四是逃避惩罚,滋长腐败。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大数额的腐败身上,而忽视了对现管小腐败的惩治,有的对小腐败睁一眼闭一眼,执纪执法机关对小腐败往往也是网开一面,“抓大放小”,只要作案人将捞的油水“吐”出来就不予追究,从而助长了小官们腐败的侥幸心理。

三、治理对策

一要加强系列教育,有效防治公职人员“苍蝇式”腐败。“苍蝇式”腐败的主体是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因此,加强公职人员的系列教育是有效防治“苍蝇式”腐败的基础。通过系列教育,达到不想腐的效果。一是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方面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二是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做到依法行政。三是加强宗旨意识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四是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系列形式开展正反两方面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二要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有效制约权力运行。从对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拔任用到平时的审计和考察都要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应当保证审计考察工作的经常性和严肃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特别是一些人手较少但又掌握大量资金划拨审批等权力的部门,不要因人手少就不落实相关人员配备制度,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

三要落实岗位轮换制度,有效预防职权滥用。在防止用人失察,杜绝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的同时,应当建立重要岗位轮换、交流制度,对在主管预算、会计、出纳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和交流,从而有效防止小官们在职权范围内一呼百应,为所欲为。

四要先预防,重惩处。一是采取“六道关卡”防治腐败。即“诺廉”、“述廉”、“询廉”、“评廉”、“考廉”、“奖廉”六道关卡,诺廉——就是基层领导干部向上级机关和人民群体交一份廉政承诺,保证要廉洁从政,正确行使权力,不违法乱纪。述廉——就是基层领导干部每年认真对待上级单位开展的述职述廉,对廉政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询廉——就是上级领导机关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基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评廉——通过“上评下”、“下评上”等方式对基层领导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评议。考廉——就是上级部门年终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考察、考评、考核有机结合,实行统一的综合考核,并正确看待和处理所考核的结果。奖廉——就是对勤政廉政模范进行表彰,通过重重关卡,有效地预防基层领导干部腐败。二是加大查处力度,有效遏制现管腐败。纪检部门要注意研究和掌握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官们”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拓宽揭露现管腐败问题的视野和渠道,改进办案方法,对小官大腐行为严肃处理,从而有效遏制和打击现管腐败。(江永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蒋俊善)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