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谨防毒品犯罪向公职人员渗透蔓延

发布时间:2015-09-09 15:55:11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今年5月,永州市纪委、监察局通报了12起国家公职人员涉黄涉赌涉毒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其中涉毒违纪违法案件5起,毒品违法犯罪大有向国家公职人员蔓延的趋势。

一、国家公职人员吸毒的主要原因 

1、精神空虚,寻求刺激。在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时期,少数地方的一些机关单位人员冗肿,忙闲不均现象较为突出。于是有一些素质不高的国家公职人员,整天无所事事,精神空虚。为填补生活的空虚无聊,寻找新奇刺激,从而染上毒品。 

2、信仰缺失,生活堕落。个别国家公职人员受当前社会上和机关中存在的消极不良风气影响,价值观扭曲,享乐主义至上,集中体现在思想上的信仰缺失,工作中的得过且过,生活中的腐化堕落,盲目交友、滥交友,更有甚者将毒品当成交朋会友的工具,最终迷途深陷。 

3、抗压力差,借毒消愁。经济加速发展导致生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国家公职人员长期养尊处优,个人应对逆境和抗挫折能力差,在遇到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等逆境时,情绪低落,精神颓废,不去积极面对寻找解决办法,反而为逃避现实而借毒消愁,不能自拔。

4、意志薄弱,被拉下水。一些“瘾君子”瞄准国家公职人员社会信誉高、经济来源有保障这一特点,进行千方百计拉拢和腐蚀,少数意志薄弱者往往正中下怀。还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为达到利用或控制的目的,将毒品当成敲门砖,将国家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控为己用。

二、国家公职人员吸毒的危害

1、精神不振,影响工作。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毒害很大,一旦吸上就很难戒除,国家公职人员染上毒瘾后往往精神不振、情绪消沉、纪律涣散,直接影响到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严重的甚至可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无法衡量和挽回的损失。

2、行为不端,损害形象。国家公职人员吸食毒品不但损害自身健康,影响正常工作,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极大地防碍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度和期望值,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筹措毒资,诱发犯罪。为缓解吸毒所造成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参与吸毒的国家公职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手中的权力,将黑手伸向了公家的口袋,甘愿以身犯险,以权谋私,最终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

4、负面示范,贻害社会。国家公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被社会所关注,被群众所尊重,其行为往往无形中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感召力,个别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国家公职人员不顾身份和地位,加入吸毒大军,给身边的人群带来错误的示范导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群众心理和行为养成带来负面影响。

三、防范措施。

1、加强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要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党的政治理念感召大家,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规矩,坚守党纪国法红线,切实做到生活上清白,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带头模范遵纪守法。通过教育,达到“不愿沾毒”的目的。

2、加大毒害宣传,认识毒品危害。大力开展毒品的危害性宣传,开展知识讲座,召开讨论座谈会,参观图片知识展,张贴警示标志等,使大家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个系统而清楚的认识,从而起到“不敢沾毒”的效果。

3、完善体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一是严把招录聘关。在招考录用聘请国家公职人员时,要从严把好用人“入口关”,将“吸毒史”列入政审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筛查是否吸毒作为体检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及时发现问题人员,提前杜绝吸毒人员进入公职人员队伍。二是筛查吸毒常规化。每年各单位都要结合工会体检活动,组织国家公职人员不定期不定点进行一定频次地例行体检,要将筛查是否吸毒列入体检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及时发现问题人员,及时清除出队伍。

4、加大查处力度,纯洁公职队伍。一是公安部门要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公安部门要经常开展专项打击活动,或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经常性巡查,或根据案件线索及时查处涉毒案件,发现涉及国家公职人员,要从严从快给予处罚,并及时将情况通报给相关部门。二是纪检监察部门要从严查处。凡对涉及国家公职人员涉毒违纪的,都要从严从快查处,一经查实,一律开除出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并永不录用。(江华县食品药品监督局  欧阳任宁)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