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最严党内之法彰显从严治党坚强决心

发布时间:2015-10-26 16:11:53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树立了纪律底线,备受各界关注。专家们表示,该条例通过制度的刚性和建设性力量,实现了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新华网)

通读条例全文,此次修订通篇体现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回答了“全面覆盖到何种程度、从严严格到什么份上”等问题,明确了作为‘党内之法’的党纪要严于而非大于国法的关系,彰显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释放了今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面对这一新常态,我认为,党员干部务必牢固树立“党纪严于国法”的理念,真正使“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成为一种共识。

一是树立“纪严于法”的理念务必从实打牢党风廉政建设这个基础。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履行集体责任,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他成员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主体责任,真正形成“党委不松手、党委书记不甩手、党委成员不缩手”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落实主体责任上要敢抓敢管、敢于担当,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扯袖子”,要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真正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二是树立“纪严于法”的理念务必准确把握纪与法的关系这个前提。党纪严于国法,并不是说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相反,党纪是限制在党内的,适用范围更小。党员干部违纪了但并不一定违法,而党员干部违法了则必先违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些重要论断给出了党纪与国法孰轻孰重的答案,没有党规党纪,国法就很难保障。

三是树立“纪严于法”的理念务必严守党的纪律这条底线。纪律是党的生命,没有纪律就没有一切。严守党的纪律,就要对照党章从细节抓起,从每一名党员抓起,切实把规矩立在明处,把“红灯”亮在前头。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严守党的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等制度,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要严守党的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凡是纪律、制度明确应该做的,坚决不折不扣执行,一抓到底不留余地;凡是纪律、制度明确不能做的,坚决不做,不打“擦边球”,不触“高压线”。

四是树立“纪严于法”的理念务必时刻高悬惩治腐败这把利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纪律的生命力在执行,有纪必依、执纪必严,再好的纪律如果执行不力,那也是“稻草人”、“纸老虎”。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利剑高悬,加大执纪检查力度,严格执纪监督;要严肃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和违反纪律的各类案件,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违纪问题“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要切实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查处的典型问题敢于点名道姓地及时通报曝光,真正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形成有力震慑。(丁凌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