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廉洁在每个时代风格迥异,但无论地域时空如何变迁,廉洁所蕴含的内容却大致相同。齐国贤相晏婴“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以清廉节俭为世人著称;宋代周敦颐“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以莲的高洁表明洁身自好,坚决不同流合污;明朝爱国政治家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告诉世人做人要顶天立地清清白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以“宁廉洁正直以清严”勉励自己,并因此改名“自清”, 表明自己甘于清平,却有廉洁之心。
在当今社会,倡导廉洁显得尤为重要。置身于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身边少数官员在权力与欲望的驱使下,丧失了革命意识,淡漠了法治观念,最终因贪婪而毁灭。翻开报纸和网页,处处可见的贪污贿赂,作风腐败的报道,一串数字和一件件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腐败的毒瘤不断的侵蚀社会的根本,败坏社会的风气。
习总书记指出“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信仰是精神世界的核心,它决定人的思想、言行,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家园。把廉洁作为一种信仰,作为人生信条,作为人生的航标,为我们的一言一行树立标尺,指明方向和目标,人生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航道。心中有信仰,面对大千世界的各种诱惑,才能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廉洁清白的状态,养就一身浩然正气。
让廉洁成为一种信仰,世人才能甘于淡泊,甘于宁静。“看窗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拥有平和心态,淡泊名利,无论人生得意失意,总能在混沌世界里看到明晰的方向,填平欲望的沟壑,做到知足常乐。一念之差,人生打岔。心态一旦失衡,就会错误的看待世界上的一切,廉与腐也就是一步之差,从拒绝请吃到逢请必到,从轻车简从到前呼后拥,从谨小慎微到挥霍放纵,一步一步难以抑制的滑向贪婪的深渊,最终在欲望中沉沦、迷失,直至毁灭自己。
让廉洁成为一种信仰,坚持一日三省,才能做到慎独、慎欲、自律,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心中警钟长鸣。东汉时期的“四知”太守杨震对王密有知遇之恩,王密为报恩送给他的十两黄金并告知其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十分震怒坚决决绝,并说出了“天知、神知、我知、你知”八个字。面对诱惑,杨震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心中的信仰,坚守心中的道德准绳。
让廉洁成为一种信仰,心中才会有所畏惧。常言道:心中有所怕,行必有所止;心中无所怕,必为所欲为。长备忧患意识,长存敬畏之心,时刻谨慎遵守道德规范。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防腐倡廉不仅需要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信仰的支持,离不开个人修养上养成,离不开道德行为上约束。
诚然,无论你是身处平凡的岗位,还是身居高位,都要坚持信仰,扎紧思想的笼子,守住道德的底线,走好一步一步,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为惑,方能平安着陆。(杨伟毅 唐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