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阅读第164期

发布时间:2015-12-23 09:03:4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15]11期(总第164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部          20151118

“永不行贿”的马云们,好日子还在后头

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反腐败领域打的每一仗,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构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精准战术行动,又是破除利益藩篱、促进深化改革、保证经济发展持续健康的卓绝战略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固化的中国、一个贫富悬殊的中国、一个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最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商总会首任会长马云接受媒体专访时,对10月25日在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倡言“浙商永远不参与任何行贿”一事作了进一步阐释。谈及发出倡言的初衷,马云说,这几年,我国的反腐力度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腐败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是巨大的,有受贿就有行贿,两头都要堵住。

马云倡言浙商“永不行贿”后,很多人赞赏之余又心生疑窦:“不行贿”能把企业做好吗?有人在身边的朋友中做了“你信不信马云从来没有行过贿”的小调查,并悲观地预测“永不行贿”会成为一句受到大众赞赏却很少有人相信的“孤独的口号”。

在专访中,马云对这些疑问作出了正面回应:“阿里巴巴也许不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但这么多年来,我没有给任何(向外面)行贿的机会。”他认为,“不行贿”应该是做企业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连“不行贿”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做了。老板给官员行贿,树立的榜样就不对,底下的员工就可能受贿,整个企业就扭曲掉了,一个企业要是靠行贿把生意做大,不配称作企业。

德不孤,必有邻。“无数事实证明,最优秀的结果都是在健康的商业竞争环境下取得的。”二十世纪世界最著名的发明家之一、电气之父尼古拉·特斯拉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说。

“惩治腐败,打击权力寻租,可以推动建设廉洁政府,推动清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促进规则公平,创造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今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对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有这样一个阐释。可以说,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反腐败领域打的每一仗,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构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精准战术行动,又是破除利益藩篱、促进深化改革、保证经济发展持续健康的卓绝战略安排。正如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11月15日一篇署名文章指出的,“这三年,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可谓冒着政治风险,不知打破多少人的‘奶酪’,与各种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者决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固化的中国、一个贫富悬殊的中国、一个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

从2009年的5000万元到今年的912亿元,走到第七个年头的“双 11”,让人们见识了创新的力量、信任的力量、人人参与的力量。同样,三年正风反腐带来的千变万化,对于许多国人来说也经历了从“难以置信”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的心路历程。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没有休止符……现在已不再是需要“启蒙”的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变革和承诺的力量、人民给予信任和信心的力量。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相信,“永不行贿”的马云和马云们,“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奋,拼的是不断改变自己,拥抱变化”,好日子还在后头。(陈治治)

“热官”还需“冷做”

 11月10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数不少的省部级以上干部落马。他们身处高位却从高处摔了下来、手握重权却栽了大跟头,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 “热官冷做”的道理。

所谓“热官”,就是那些管人、管钱、管物、管审批、管招生等的领导和干部。官不在大,有权则灵。“热官”之热,是因为权力炙手可热,进而有求于己的人踏破了门槛,热闹了门庭。正如古人所说:“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如果这些“热官”失去了紧握的权柄,还能一如既往地享受到热茶、热脸、热捧吗?

俗话说,有油水的地方易滑倒。如果说当官是高危职业的话,那么“热官”则是超高危职业。谁权重势大,谁能够说了算,马上就成为别人公关的对象,各种诱惑会纷至沓来,各种算计会不期而至,各种馅饼会从天而降。如果头脑发热、丧失警惕,很容易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热官冷做”是一种境界,一种清醒,一种自律。“冷做”,表现为“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干事”的冷静,“位高不谋私、权重有清风”的操守,“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的定力,“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淡泊。“冷做”,不是说对群众冷脸相向,而是要热情相待;不是说对事业心灰意冷,而是要满腔热忱;也不是说对送上门的难题冷漠推脱,而是要热心解决。

有的干部不懂“热官冷做”的道理,他们错把公权当私权,错把利益关系当朋友关系,错把职务影响力当人格魅力。热衷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生活;热心于勾肩搭背、投桃报李那一套;热爱打官腔、摆官谱、做官样文章。如此风光、高调地“热做”,伤了群众的心,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威信,也贻误了党的事业。

南宋陆游曾在诗中写道:“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因为社会分工需要,官有热冷很正常,但党员干部不能只羡“热官”之热,更要学会“热官冷做”,即使做了“冷官”,甚至连乌纱帽也没有,照样要有“进亦忧,退亦忧”的情怀,时刻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让权力“进笼”而不是让权力“破窗”,热心干事而不是热心当官,做到任何时候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辛士红)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