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官员因吃被处分”说明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5-12-28 14:59:07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12月2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对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波违规接受公款宴请,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等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进行了通报。

“吃”是一件小事,然而,被追责处分却是一件大事。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处理结果,有点重,有些过头。但身为领导干部知法犯法、明知故犯,顶风违纪,我行我素,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小问题”处理“大干部”,摆明了一个事实,表明了一种立场,体现了一种态度。笔者认为,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其一:从严治党不是口号。“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从严治党,不是随便说说,更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头弹,只有敢抓、敢管,真管、真严,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从小事管起,从小节抓起,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改,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唯有如此,党的作风才能全面纯洁起来、党的纪律才能全面严肃起来。

其二:党纪国法不是摆设。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党纪国法并不是摆设和花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身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遵守,以身作则,模范执行。无论是谁,不管其职务有多高、功劳有多大,只要敢以身试法,闯“红线”、越“雷区”,都将从严从重处理,严惩不怠。

其三:严于律己不能放松。“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面对各种不正之风的侵扰和诱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管好自己的口、手和脚,不该吃的不吃,不该用的不用,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任何时候都不能随便,高度警惕第一次、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做一个干净的人、正直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唯有“严”字当头,“实”字筑底,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作风建设才会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取信于民、惠及群众。(周永军)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