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砥身砺行、谋事创业的指南,而不良的家风犹如深不见底的泥潭,成为众多贪官走向堕落的推手。
追古溯今,注重家风建设曾是中华民族众多圣贤名士的立家之本、举家之根、兴家之策。古代先贤们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首先重视的是个人修养和整肃家风,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前提和,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无不彰显着良好家风的浓厚积淀。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曾为自己的家属定下“十条家规,要求他们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汽车,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清正廉洁是为官的本分,清白做人也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
时下,一些官员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往往迈不过“夫妻关、兄弟关、父子关”,对小事小节放纵,最终导致大节尽失,遗恨无穷。周永康之子周滨,作为周氏贪腐帝国的“少主”锒铛入狱,周永康利用自己的裙带关系为其家族构筑了一个庞大的政商网络,也拉紧作茧自缚的绳索;郭伯雄、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的落马,都揭示了“家庭式腐败”的特征。正是因为家教不严、家风不正,让他们把家庭当成了权钱的交易所,把家人当成了亲情捆绑下的谋利共同体,任人唯亲,大搞家族腐败,最终只能导致一家人在牢狱之中“同病相怜”。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树立自警、自慎、自律的意识,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塑造廉洁的家风,最终推动作风优、党风清、政风纯。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