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条例》的生效,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紧箍咒”越来越紧了,社会上有些人感觉“为官不易”, 发出“官不聊生”的感叹!公务员辞职下海、跳槽改行的消息经常被媒体大肆吵作。“纪律管得太严了,把人的手脚都束缚住了,让人不敢作为”的歪论也时常被人提起。纪律真的让人无所作为吗?非也,纪律并非束缚干部手脚的“紧箍咒”,而是保护干部的“护身符”!
说到“紧箍咒”,自然让人想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西土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了弘扬佛法,带领三名徒弟历尽千辛万苦,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印度,取得真经。在取经路上,为了管教好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的孙大圣,观音菩萨教了唐三藏几句“定心真言”,就是著名的“紧箍咒”,叫唐僧熟记在心。并把“紧箍圈”精心伪装成一个嵌金花帽,让好奇的孙悟空主动往自己头上套。在艰难的取经行程中,一旦孙悟空出现什么叛逆行为,唐三藏只要默念一遍,孙悟空就会变得服服帖帖。“紧箍咒”让孙悟空不敢随心所欲,却能让取经团队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全程跑完取经路上的“马拉松”,最终修成正果。
相比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道路的艰辛,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丝毫不逊色,路途上同样布满了丛林荆棘、暗礁险滩,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幸福不可能从天而降,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产党员必须带领全国人民,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勇气,攻坚克难,凝心聚力,锲而不舍,携手奋进,才能不断开辟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犹如一辆高速运转的列车,一路向前奔驰。怎样才能保持中国经济这趟列车既能又快又好地平稳发展,又始终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呢?如何才能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奋勇拼搏的一大批干部既能干成事又要不出事呢?“方向”与“刹车”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是保证中国经济这辆高速运转的列车不偏离正常方向的“方向盘”和“刹车片”,是保证党员干部既能干成事又能不出事的“护身符”。
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规矩,著名的伏羲女娲图中,伏羲手持矩,女娲手持规,高高举过头顶,就反映了古人强烈的规矩意识。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阿克顿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失去约束的权力,最终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毁灭。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凡破坏规矩,践踏纪律者,没有一个是能够善终的。贵为国王的路易十六,富可敌国的和坤,最后都走上了断头台。从近年来查处的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无论是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还是令计划、苏荣,其破坏规矩,触犯纪律,肆无忌惮,目空一切,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把主政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最终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纪律对全体党员来说,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畏法度者最快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纪律和规矩真正刻印在自己的心上,把守纪律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牢牢树立敬畏意识,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纪律,不踩法律“红线”,不越纪律“底线”,才能真正做到孔老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是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的“紧箍咒”,更是促进党员干部不断成长的“护身符”。党的宗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规党纪必须严于国家法律,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忠诚者、捍卫者,必须时时处处作出表率,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纪律检查机关作专门的执纪机关,必须把严明纪律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中,扎紧制度“篱笆”,接通纪律“高压电”,把权力关进“笼子”,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意识,真正做到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才能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纪律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遵守纪律的人,最终将会得到纪律的保护!每一个人都不是例外!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