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月读
[2016]第4期(总第169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部 2016年4月18日
不要在组织面前“耍能耐”
走上领导干部岗位,没有能力是断然不行的,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决定了他能为党和人民作出多大贡献,个人能走上多高的领导岗位。
但不管在哪个年代,总有少数领导干部,有点本事就自视甚高,出点成绩就目空一切。不谦虚谨慎,已经是需要好好反思的了。更当警惕的是,有的人把走歪门邪道当“能力”,把蒙骗组织当“本事”,竟公然或暗地里向组织挑战,跟组织“耍能耐”。
修改学历年龄、虚假上报个人有关事项;贪污受贿、大搞不正之风;对党已经明确的原则说三道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指点点;跟组织讨价还价,似乎离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所有这些表现,要么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天衣无缝,组织发现不了,即便发现了,也会念及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放一马”。有的人已经被约谈提醒了,还不知悔改、依然故我;甚至已经在接受组织调查了,还处心积虑地谋划如何对抗组织调查。
凡此种种,或许有人说,这是“侥幸”心理作怪,是人的“本能”表现。此话不假,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他们没有把组织放在眼里:组织不让做的偏要做、让做的反而不做至少没认真做,如此不听话的党员干部,其乖戾行为的发生岂是“侥幸”两个字能承担得起的?严管就是厚爱,党组织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党员干部走上违纪甚至违法的道路,欺骗组织、对抗组织不是“本能”,而是错把伎俩当智慧。
跟组织耍能耐不是能力的体现,对党老实才有能力发挥的空间。据《山西日报》报道,2015年以来,山西省纪委充分发挥谈话函询在处置问题线索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556人向组织主动交代问题。对于诚实讲清了存在的问题,但问题不很严重,又未发现其他问题线索的,教育他们放下包袱,正确对待组织处理,积极投身干事创业;针对通过谈话证实了被谈话人不存在所反映问题的,教育被谈话人正确对待群众监督,把组织谈话作为一次纪律教育,消除思想顾虑。
领导干部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听党的话,把能力用在正地方,不要用在歪门邪道上,把党赋予你的责任担起来、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之所以能名垂党史、深得民心,不在于他们有异乎常人的才能,而是他们明白,没有党组织他们什么都不能,有能力却不为群众,这种能也不过是无能的另一种表现。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连如来佛的手掌心都跳不出。也正是认识到自己的能与不能,孙悟空才能护佑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中的这一典故尽人皆知,领导干部更要参悟其中的道理,不要再起跟组织耍心眼儿的念头了。(周康杰)
权力不应是感恩的“砝码”
为亲戚敛财疏通渠道,对兄长从事违法行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近日,有媒体曝光了广东省原副省长刘志庚严重违纪的案例。其中提到他在职期间,为了向从小放弃读书机会、干活供自己上学的哥哥等亲人“报恩”,无视党纪国法,放弃原则底线,以公谋私,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亲人。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朋好友在年幼时帮助过自己,长大成人后感恩回报本是件好事。但回报亲人有多种方式,像刘志庚这样打着“爱亲”的名义,用公权报私恩,已然背离了“感恩”的本意。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些“今天你提拔我,明日我徇私于你”的“团团伙伙”以及变公权为私器的“全家腐”现象。这样毫无原则的“感恩”,无疑玷污了这个本该神圣的词汇。
恩重既如山,报效当有道。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在不违反党纪国法的前提下,尽自己所能助其解决困难,让对方走上正途,这样的报恩,受恩者才能得之坦然、用之长远。由此可见,感恩要坚持正确的方式,手中的权力绝不是感恩的“砝码”。对党员干部而言,从政之本,在于利民,为官者应当牢记身负的使命、肩头的职责。任何动用手中的公权为私人牟利的行为都是党纪国法不能容许的,哪怕披上“感恩”的外衣。为官一任倘若连最基本的党纪国法都守不住,连为民奉公的责任都丧失,什么样的“感恩”都不过是假惺惺的“大言欺天”。
干部感恩当有道,老一辈领导人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刘少奇同志担任党内要职期间,侄儿刘启书曾要求他帮忙换个工作。面对这些年一直在家帮他赡养长辈的兄长之子,刘少奇同志内心何尝没有感恩之情,但他仍然回绝了侄子:“你们谁都别想沾我的光。”从此,刘启书再没动过“找叔父帮忙”的心思。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每一笔公款更来自人民的血汗。党员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除了个人努力,离不开群众信任、组织培养。党员干部若讲“知恩图报”,就当常怀感恩之心,守好纪、用好权,将更好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回报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培养。这,才是最大的感恩。(龚也青)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