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23日报道,湖北仙桃市委书记冯云乔因处理群体性事件不力被免职,终止其提拔任用程序,另行安排工作。这是湖北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精神,“开刀问斩”的一个实例。
在仕途生涯最关键的节点,因处理群体性事件不力而被免职,真可谓“临门一脚踢呲了”。对此,有人震撼,有人惋惜,有人心有戚戚焉……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表情,这起典型问责案例所带来的最大共识就是: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冯云乔作为仙桃市委主要负责人,直到事发15个小时事态恶化后,才匆忙从武汉家里赶回仙桃现场处置。也许在冯云乔看来,自己即将履新了,工作可以松一把、放一把了,却没有意识到履责一旦出现“空窗期”,竞会招来如此“灭顶之灾”!现实中,类似冯云乔这样的处在新旧岗位交替时可能出现责任“空窗期”,更多的恐怕还是出现在工作之余、生活之中。从近几年查处的贪腐案件看,有些党员干部也曾经在工作中大刀阔斧、鼎力推进,也曾在报告中慷慨激昂、正气凛然,但到了八小时之外,他们就不自觉地进入了责任的“空窗期”,忘了肩上的责任了。最终,责任的“空窗期”演变为人身的“铁窗期”。
精神一旦懈怠,则责任担当无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责任重于泰山,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湖北省委此次对冯云乔等领导干部的问责,就是为了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警醒党员领导干部担当起该负的责任。
习近平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面对当前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常态,领导干部如何杜绝履职“空窗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树立三种理念:一要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理念。要认清自己干部身份和党员的双重身份,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第一身份和为民服务的第一职责,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第一目标,群众满意立为干事第一标准。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好干部”标准,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二要树立责任就是担当的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面对、五个敢于”,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大刀阔斧推进工作,勇于“涉险滩”、“啃骨头”,以逆水行舟的胆量、奋发有为的精神勇往直前、全力突破。三要树立担当就是奉献的理念。要发扬奉献精神,把敬业奉献当一种习惯,以争一流、当先锋的使命感去推动工作、服务群众。
行百里者半九十。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上从没有“我90%的时间是负责的”这种说法,只有100%的负责才无愧于心,更无愧于民。“冯云乔事件”过去了,但责任的魅力永远不会褪色,我们要时刻警惕出现责任“空窗期”,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