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党员干部从于成龙身上应学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7-03-01 10:37:4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不久前,廉政电视剧《于成龙》的播出引发收视新高潮。该剧以于成龙的为官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于成龙为民作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故事。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于成龙“自甘淡泊,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其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魅力,对新常态下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对我们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学习于成龙以民为本的精神。党员干部要以民为本、多行善政,忧民所忧、急民所急。《尚书·五子之歌》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作为领导干部,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突出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唯有如此,百姓才会把党员干部当作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学习于成龙勤政廉洁的作风。党员干部要勤政为民、清廉节俭,两袖清风、一心干事。勤政就是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想干事、多干事,不畏难、永向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做事,不当“懒官”。为官不为是勤政的大敌。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红薯。“政者,正也”。廉洁从政是领导干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老实为人、扎实做事、清白为官,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领导干部务必把好廉政的“方向盘”,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做到不正之风不沾、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每日三省吾身,放电影、过筛子、找不足,以常若有过、旁若有人的姿态,适应作风建设的新常态,把干净做人、干净干事内化于心,内化于行,固化为制度。
  学习于成龙敢于担当的勇气。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埋下身子、真抓实干。习近平同志说过:“‘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敢于担当,就是要有负责担当的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提振精神、坚定信心,同时必须敢于担当、奋发有为,适应好、引领好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好、顺应好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新期待,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敢于担当破难题、放开手脚抓发展。(道县纪委 陈新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