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客来勤”,永州的酒文化自古而来,永州人不仅善饮而且善“劝”,如果谁家宴请,客饮不“尽兴”,常常被认为“招待不周”。因此“禁酒令”在永州每年都是老调重弹,越弹越严。
今年年初,禁酒令发到了村一级。“想做好农村工作,不喝酒怎么能行”,“在老百姓家里,不喝酒没礼兴”,“不是我们想喝酒,喝了老百姓的酒,伤了自己的胃。”我常常听到同事私下讨论,显然机关单位“酒禁”已到位,但在村里最基层,“酒风”依然屡禁不止,很多干部面对村民的热情“劝酒”,不得不“被喝酒”。
如何将“禁酒令”传入寻常百姓家?经过与镇纪委几名同志协商,我们决定“苦肉计”真做,下村暗访抓“现行”,以儆效尤。
正值立春初阳,春节氛围依然甚浓,异地搬迁工作提上日程,镇里农村办全部下村协助村民做搬迁工作,径直到大路口村异地搬迁点蹲守。果然,午饭时刻,副镇长胡某和农村办小蒋在几名村民的陪同下,前往搬迁户王某家里吃中饭。
约过二十分钟,估计正在饭点,我们悄然进入王某家里。几位村干部、村民陪副镇长胡某、蒋某正饮酒在兴头。
“纪委周书记来了,事前怎么不打个招呼。”面对我们的突然到来,大家有点不知所措。
“下村只能吃工作餐,不准村里接待,更别说饮酒,今天我们是来督查接待和饮酒纪律的。”看到几名干部微醺的脸,我不禁动怒,义正言辞地说道。
“这不,还没出正月,他们为我搬家,乔迁的日子,我自己家里请客,不算村里接待,不喝点酒怎么‘尽兴’,周书记也坐下喝杯酒。”王某解释,几名村干部也附合。
“胡镇长和蒋主任是带着工作下村的,工作日一律不准饮酒,今天的违纪行为必须从严处理。”扔下一句话,我们快速撤离,原本兴高采烈的宴席就此收场。
第二天,关于镇干部胡某、蒋某工作日饮酒的通报批评张贴到了各村的公布栏上,期间,大路口村村干部及村民王某多次向我们求情,因为自己的过分热情劝酒导致两名干部受处分,王某更是后悔:“他们开始坚决要求不喝的,都是我硬要求乱要求。”
自此以后,干部下村孑然轻松,“谁劝酒谁就是害我违反工作纪律”,“不喝百姓的酒,只办百姓的事。”胡镇长、小蒋虽受了通报批评,但也认识到位,并没有因此而误解我们镇纪委,同事们戏谑我们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笑称我们是另类酒“官”,“禁酒令”全面落实到村级。(口述:周键 整理:周幻)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