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绣花”功夫,透露中国民生工程进入精细化程序。“绣花”精神厚植于心系群众的初心,恪尽于为民服务的真心、崇尚于伟大中国梦的决心。虽说村干部处于管理的“神经末梢”但是权力却不小,管理着上千人的方方面面,农村中流行一句话:“山高皇帝远,村官一跺脚,村里都要抖三抖”。因此在新一届两委班子换届中,我们的目标是要选出一批具有“绣花”精神的班子。
要有绣花“大局观”精神。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刺绣传统工艺中无论你的技艺再精湛,如果颜色搭配没有遵循色彩配置规律,造成颜色冲撞,在高深的技艺也不能体现刺绣的高雅和品味。两委班子也一样,无论你的能力多强、水平多高,关系网多复杂,如果你没有讲政治、讲大局、讲道德、讲规矩意识那么你是不能选为一名优秀的两委班子成员。作为村干部要有的是一颗始终为民的“初心”,不辞辛苦的“耐心”,奋勇向前的“决心”。
要有绣花“精准”精神。绣花不仅讲究技艺的精巧,而且要有全方位的布局意识,施针的精准,跟战场一样,兵强马壮很重要,但排兵布阵才是决胜之笔。作为村干部要具有绣花的精准意识,要切身的去调查村情村况,摸清村底,要真正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要,明白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样才更能摸准群众的‘脉’、掌握群众的‘病’、开准群众所需的‘药’,才能解决好村民眼前的困难,化解好民众的矛盾,满足好民众的诉求。
要有绣花“干劲”精神。刺绣是一门持续时间长,损耗精神多的纯手工技艺,一副好绣品的完成需要的时间不仅以天计算,更甚者以月、年为单位,所以想成为一名好的刺绣者需要十足的干劲。习近平在201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强调,“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两委班子,也要响应这个号召,在村民的民生问题上,要有一点‘闯’的精神,要有一点‘冒’的胆量,更要有一点‘干’的气力,这样才能在为村民的服务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绣花”精神见证中华民族的传世智慧,更彰显着一名村干部该有的底蕴,“绣花”精神是“干真事、真干事”的自我砥砺,更是中国新农村发展的期许展望。拥有一批“绣花”精神的村干部,才能更好的绣出中国农村发展蓝图。(江永县纪委朱英敏、王芳霞)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