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一个听到就能让人热血沸腾的名词。回首凝望,这场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行军上布满了荆棘和血泪。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目前的形式仍然纷繁复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须以长征精神破除四类“病灶”。
——热衷抱大腿、结党营私的“社交狂热病”。有这类病症的党员干部爱把工作的舞台当成社交的舞台,是“心不在焉”的典型。办公室里“魂游天外”,交际场上“大杀四方”;面对领导时唯唯诺诺,面对人民时“雷霆出击”;宁愿作“集团领袖”,不做“人民公仆”;不求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只想勇攀“职业高峰”。这类病人拥有向日葵的特性,永远只会面向领导、背对群众,长此以往,就忘了自己其实从泥土里来的了。
——不求上进、不承担责任的“躺平咸鱼病”。有这类症状的党员干部,缺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锐意进取的勇气,把考公当作“养老”,一上岸就“躺平”。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求升官发财、只求混吃等死。秉持“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不喊号子不拉纤,撸起袖子一边看”。这类人不会主动去跑官、要官,但是送上门的提拔也欣然接受,但只求做个“太平官”,对于群众的需求“一知半解”、甚至“视而不见”,极大地削弱了党和政府的权威和执政能力。
——圆滑处事,人情关系大于天的“老好人病”。“老好人病”的症状是最容易被忽视、被当做理所当然的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上,“老好人”化身为大树,自以为发挥了“遮阳伞”的作用,其实成为滋生阴暗腐败的“保护伞”,养育了腐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肌理的蛀虫。一些拥有这一病症的党员干部把“不得罪人”视为底线,把“明哲保身”当做信条,不但贯彻“靖绥政策”,甚至主动为轻微的违法违纪行为“兜底”。长此以往,小恶积为大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到时候,“粉饰太平”的“老好人”终将尝到“纵容溺爱”的“苦果”,助长全面从严治党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成为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的“帮凶”,自身难保。
——投机取巧、只想好处的“老油条病”。干部干部,只有干了才能进步。有这么一类身患“老油条病”的党员干部,从不听“令行禁止”、只信奉“好处开道”。“有什么好处?”是他们的口头禅,“偷得浮生日日闲”是他们的毕生追求。工作中一点儿责任担当都不讲,专心修炼“投机取巧、偷懒推责”的“必杀技”。本职之内的工作是“能拖一日是一日”,本职以外的任务那“得加钱”!最可怕的是,这种“老油条病”出现了“年轻化”的倾向,扭曲了部分“90后”“00后”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如果不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就怕“年轻的老油条”进化成“躺平型的党员干部”,到时候,党和国家发展就毫无活力可言了。
以上“四类病灶”的出现,吸附在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的躯体上,消耗其骨骼养分、危害其健康成长。终其原因之一,就是理想信念的动摇和缺失。因此,要想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要牢记长征精神、坚守好理想信念,点燃流淌在每一个共产党人血脉中的不惧苦难、不怕牺牲、艰苦创业的奋斗之火,锻造骨骼灵魂、涤荡一切阴霾,以昂扬的姿态奋勇前行!
(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周婧兮)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