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乡镇案件查处工作,发挥纪检监察队伍整体合力,切实解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在纪律审查过程中存在力量不足、查审不分等问题,东安县纪委监察局将全县15个乡镇划分为4个办案协作区,调配了协作区办案人员,有效整合了办案力量,实现了纪律审查质效最大化,确保了纪律审查工作的稳步推进。
科学组合,破解办案人员人手不足的难题。乡镇纪委人员少,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多数都是兼职,导致乡镇纪委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办案;查办案件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很难保证办案数量和质量,成为制约乡镇办案的“瓶颈”。办案协作区制度的推行使各乡镇有限的人力在县纪委统一调配下跨区域集中办案,破解了乡镇纪委纪律审查人力、精力和时间不足的难题。
以案代训,破解办案人员业务不精的难题。乡镇纪委流动性大,纪检干部多存在新手多人员少、事务多办案少、综合知识多专业知识少的“三多三少”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质量和效果。办案协作区的划分使各乡镇纪检干部在县纪委带领下有更多机会全程参与办案、跟班学习、接受培训,从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必要的办案程序、技巧和策略,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三多三少”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处到位,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难题。在建立办案协作区之前,由于经常出现案件调查不彻底、处理不到位等问题,群众对乡镇纪检组织缺乏信任,对有的信访件的查处结果不认可,甚至认为是包庇袒护,官官相护,诱发新的信访问题,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屡有发生。实行协作区办案后,各乡镇纪检干部在县纪委统一领导下对一些复杂疑难案件进行彻底清查,并监督处理到位,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和谐稳定的大局。截止目前,全县15个乡镇纪委共计办案22件,完成下达的办案指导数任务的48%。(东安县纪委 蒋东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