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监督执纪问责的一支中坚力量,乡镇纪委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一些乡镇纪委在纪检工作中出现能力不足、方法落后、效率低下、抗干扰能力不强等现象,存在不想、不敢、不会、不规范等问题。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纪检监察机关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新圩镇纪委以此为统领,着力打造一支敢办案、想办案、善办案的乡镇纪委队伍,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
自从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以来,像新圩镇一样铁面执纪的乡镇纪委,在新田为数众多。仅今年1月至3月,新圩镇纪委立案查办各类案件2件,是去年同期的2倍。
敢办案,严查贪腐不手软
去年初,针对三占塘村村干部胡春发和胡华清有关经济问题的举报信,出现在新圩镇纪委书记的案头。举报来自当地群众,而且实名实姓。是恶意诋毁,还是确有其事?“必须尽快查明真相!”新圩镇纪委迅速介入,一面主动与信访人沟通联系,进行外围调查取证,深入了解、核实相关问题线索;另一面组织人员,全面梳理三占塘村近年来的村级财务账目,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举报并非无中生有。新圩镇纪委迅速将情况上报新圩镇党委和县纪委,深入商讨、分析案情,启动调查程序。
新圩镇纪委工作人员先后对胡春发等2名党员干部进行信访谈话。在大量事实和证据面前,2人无法抵赖,如实交代了各自的违纪违法行为。
一起“村官贪腐”窝案,就此浮出水面。三占塘村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胡春发于2011年同原任村支书胡华清合伙,在没有召开村民会议的情况下,擅自决定通过以村集体发展产业的名义,挪用上级扶持村集体的新农村建设资金27036元兴办了一个私人养殖场,挪用时间长达4年以上;致使村集体利益遭受较大损失,在群众中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镇纪委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为当地百姓所津津乐道,让人深恶痛绝的“苍蝇”纷纷被查处,基层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此案的发生,也让新圩镇党委警醒,一场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法规纪律教育,日前从镇到村深入展开。
想办案,聚焦主业不跑偏
走进新圩镇纪委,能看到一处独特的场所——信访谈话室。谈话室装有防盗门窗,配备专用的信访谈话桌椅和高清摄像头、声控器等硬件设备,每次谈话都全程录音录像。
“早几年,乡镇纪委监督执纪办案的主业不突出,一些纪检业务以外的工作耗费了大量精力,结果却‘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开展‘三转’后,我们以纪检干部专职化为契机,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2016年加入纪检队伍的新圩镇纪委书记陈健,深切感受到这种变化。
陈健说到,现在各乡镇纪委努力提高纪律审查能力,比如培养调查取证能力、研究审查谈话艺术,还组建办案小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盯工程建设、资金财务、资产处置三条主线,铁腕治理“村官贪腐”。
收到反映就核实,发现问题就查处,通过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措施,形成有力震慑,确保实现专项整治预期目标。2016年新圩镇全面推进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工作,全年查处问题35个。如:对新圩镇蒋家村村民张红亮等人请求确认位于云山岭四处土地使用权等信访问题,镇政府都立即安排部署,开展了调查处理工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只要逾越了纪律红线,就严肃处理到位,决不搞法不责众、“纪外容情”。通过认真细致清理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线索实行台账管理,及时更新问题线索,按要求向县整治办报送相关资料、按规定移送问题线索以及案件查处和典型案件通报。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必须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赢、靠得住的队伍。今年以来,新圩镇纪委实现专职化,配备1名专职纪委副书记,和2专职纪委委员,保证镇纪委聚焦主业主责。(新圩镇纪委供稿)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