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的提醒,我已经陪弟弟把《不动产权证书》过好户了,让他顺当享受社会大家庭的福利。”祁阳县龙山街道宝塔街社区居民苏某拉着街道民政办人员的手深情地说。这是该县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分析发现民生资金违规发放线索利益关联人进行主动纠错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苏某弟弟小苏是智残人员,因某种原因苏某用小苏的身份证购买了商品房,并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近期,小苏被“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分析比对出列,不能享受低保,苏某在了解情况后,马上对证书进行了更名过户。
自“互联网+监督”平台上线运行以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织细织密资金监管网,在平台大数据分析比对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线索立即交付相关部门进行“跟踪”追查,对民生资金违规发放线索采取“零容忍”;对涉嫌违规违纪问题认真核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今年来,祁阳县救助局共接到交办线索9010条,通过实地调查取证,共排除线索8975条,对剩余的35条线索进行了综合“会诊”“对症下药”。其中,中止城乡低保23人次,中止农村特困供养10人次,责令追缴大病救助资金1人次120元,责令限期改正1人次。
去年4月底,祁阳县“互联网+监督”监管平台正式开通,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工作便捷、高效、透明的优势,使其真正成为社情反映的“直通车”,反腐倡廉的“监督哨”,监督关键领域的“探照灯”。截至目前,共收集扶贫、低保、医保、村级财务等项目数据14万余条融入全省“互联网+监督”平台,涵盖全县全部22个镇(街道)及23个县直有关单位部门的涉农惠农项目88个,录入信息数据77万余条,涉及金额4.3亿余元。(祁阳县纪委监委)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