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对贿赂“来者不拒”是“玩火自焚”

发布时间:2018-09-11 16:06:5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在接受组织审查期间,青海省司法厅原党委书记、厅长王胜德曾手捧党章反复看、反复读,几番落泪、几番自责和痛悔,他写下的忏悔书必令人深深的思考和警示。(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多年来很少翻看党章,已经有10多年没有这样全文学习了。我想,如果当初经常自学并组织单位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并能对照党章经常检查自己、按照党章要求去做,就不可能会有今天的这种状况。”

  熟人眼里“有才华、能干事”的王胜德,17岁入伍当兵,21岁入党,22岁提干,30岁转业到地方,凭着勤奋好学、能力出众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很快成为组织的重点培养对象,43岁任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后又担任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青海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王胜德身边阿谀奉承的人越来越多,请吃请喝请办事的人越来越多,商人、老板这样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喜欢喝酒,喜欢喝好酒,喜欢让下属陪同去喝酒的王胜德,自然成了利益追求者们的俘虏和“围猎”对象。于是,在王胜德与“围猎者”之间开始不断上演着一幕幕权钱交易的丑剧……

  杨某某为其晋升职务,送给王胜德现金10万元;张某某请托王胜德为本单位涉案人员不被追究法律责任进行协调,送给王胜德现金8万元;钟某某、张某某、刘某某为感谢王胜德在职务调整、安排和调动工作上予以的关照,分别送给王胜德现金7万元、6万元、7万元;甚至收受一个曾被企业开除的“三假”(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证号)人员7万元的“感谢费”,不仅解决了其工作,竟然还提升了他的职位……对送来的现金,王胜德是来者不拒。

  大权在握的感觉,带给王胜德巨大的成就感,但也让他的权力观渐渐发生扭曲。单位里人事调动全由他一人说了算,他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调动方面先后为13名党员干部(厅级干部5名,处级干部8名)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69.5万元。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王胜德这个“关键少数”,在一边倒的歌功颂德中忘乎所以,放松了思想武装和党性锻炼,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利用权力和职务便利收受钱物,弃党性原则于不顾,将党的宗旨和入党誓言置于脑后。

  对贿赂“来者不拒”是“玩火自焚”!2016年9月30日,王胜德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18年5月,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王胜德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因此,对于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做清廉的人。

  首先,要坚定信念,严以用权。信念坚定,才能撼动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让自己常思“我是谁”、“为了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节操与浩然正气,不论大事小事,始终坚定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应当为人民群众服务,不可用于自己的事情,时刻讲政治、讲规矩。

  其次,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心有敬畏,手握戒尺才能让领导干部身居高位,依然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永远不忘根本、不忘初衷、不忘使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慎友、慎欲、慎用权。

  最后,要慎独慎微,勤于自省。“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坚持慎独慎微,才能保持正确方向、避免误入歧途,进而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坚持勤于自省,自省者方能自知、自律、自强,只有勤于自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升华自己,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的责任重托。(新田县骥村镇纪委唐 剑)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