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领导的牌子,抱上权力的“大腿”,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他人站台,从中谋取私利,湖南坊间称之为“提篮子”。
蓝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原书记、常委会原主任谭平玉可谓“提篮子”者代表。
今日,湖南新闻名专栏《清风侠在路上》与《清廉永州》携手推出独家系列报道《斩断“提篮子”的黑手——谭平玉的沉沦轨迹》,系列报道共4集,今天刊出第一集——办不下来的生产许可证。
7月6日,永州市纪委市监委发布消息,蓝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原书记、常委会原主任谭平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正在办公室垂头丧气吃着西瓜的蓝山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某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睛一亮,感觉有希望拿到生产许可证了。
一边是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一边是企业总经理,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是怎么关联到一起的?来听小廉说一说吧!
投资办厂难开工只因得罪有权人
2015年下半年,蓝山县政府公开招标,引进了两家商品混凝土搅拌公司。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这家公司的搅拌设备却鲜有运转。这是怎么回事呢?总经理陈某说,生产许可证一直办不下来,问题就出在公司选址上。
“开始县规委会给我们选的那个地址不实用的,高速下面有个涵洞,车过不了,他说帮我们选在那里面,肯定是行不通的。”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某说。
选址不实用又是哪一出?为了核实陈某说的情况,《清风侠》记者特意前往“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原址一探究竟。这块地在一座小山和二广高速之间,此前是修建二广高速时建的临时混凝土搅拌场,二广高速通车后,进出这里的唯一通道就是二广高速下的人行便道,便道限高2.2米,宽度也仅能通过一辆小轿车。大型搅拌车,根本无法通行。把这样一块连搅拌车都进不了的场地划给投资方,显然不是常理能解释的。
陈某和公司其他负责人商量在永连公路边重新选一个地址,可一切准备就绪后,还是开不了工。
“我们到外面来找个地址,还把规委会的人叫过去看了。他说好,就在这里建,我们在这边一建的话,又说我们办不了证,你们选址在那里,怎么建这里呢?”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某说。
因为没有生产许可证,“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无法接工程单。眼看着2000万元的投资产生不了效益,负责人都急得团团转。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死结?陈某也很想知道答案。
“一点猫腻没有也不可能,我们也不知道猫腻在哪里?只知道按正规手续的话,我们也办不下来。”鼎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某说。
在2015年政府招商引资之前,蓝山县只有一家商品混凝土搅拌公司“永州市华森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森公司”),垄断市场数年。鼎盛以及另一家混凝土公司的出现,势必会打破这种垄断。于是,问题来了。
据工商资料显示,华森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股东为蒋某、洪某、熊广小三人。乍一看,没问题。可对蓝山县官场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熊广小不是一般商人,他可是蓝山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原书记谭平玉的小舅子。
“有些老板看中我的权力要我出面,肯定是不好出面的,所以大部分是要我小舅子去出面的,我小舅子他是一个农民。”谭平玉说。
姐夫台上为官小舅子私下揽活
早在2008年,谭平玉和蒋某就认识了。当时,谭平玉是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蒋某是一家水电安装公司的老板。开一家混凝土搅拌公司最初是蒋某的想法。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他找到谭平玉,说现在政府有规定,在城区搞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当时蓝山县还没有一家混凝土搅拌厂,因此,蒋某想成立一家,想请谭平玉给予支持。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想邀请这些领导入股,只是说想请这些领导帮忙,帮他们尽快的把这个手续办下来。”永州市纪委市监委该案审查调查工作人员说。
想要办混凝土公司,首先要在县发改委和经信委立项。怎么办呢?蒋某开始公关各级领导。
“因为办手续的过程不顺利,他们就需要得到这些领导的关心,所以就邀请他们来入股。然后就承诺给四个领导,每个人百分之十的股份。他们都知道这是可以独家经营的嘛,而且只要这公司成立的话,那个利润肯定是很可观的。”永州市纪委市监委该案审查调查人员说。
2011年5月,蓝山县委换届,谭平玉担任蓝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正处级干部,并准备接任蓝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一职。同年8月,华森公司成功立项,但其他部门的审批程序仍旧比较慢。在蒋某的多次催促下,谭平玉召集相关部门开了一个协调会。
“召集这些相关部门,经信委,发改委,国土规划等等,开了一次协调会,就专门为了华森混凝土公司的推进工作。在会上要求这些相关部门要一路绿灯。反正先批,其他东西以后再慢慢整改。”永州市纪委市监委该案审查调查人员说。
这次会后,华森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台前,由蒋某、洪某、谭平玉的小舅子熊广小出面。幕后,则由以谭平玉为首的蓝山县官员实际操控。至此,这样一个多名公职人员参股的混凝土公司就集结完毕了。不过,这仅仅是攫取巨额利润第一步。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