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龙泉市原市长季柏林司机章作东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的判决书被媒体披露后引发舆论关注。据判决书显示,作为司机的章作东比季柏林本人还多贪了100多万元。章作东利用影响力收受的贿赂款共有两笔,而面对这两次请托,作为领导的季柏林均来者不拒,纵容、默许,甚至助其‘一臂之力’,使得一名普通司机的‘影响力’被放大。”(中国纪检监察报)
“身边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关不关自己的事?如果你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如果你以前不太在意这件事,那么,从现在开始,请做个有心人。因为,这已是一道不容答错的问题。
古语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总是喜欢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瞒天过海、欺上骗下,为满足一己之私欲而不惜“寻租”领导手中的权力,大搞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甚至是把原本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也拖拉“下水”,从而不断上演着一出出“夫妻双双把钱贪”、“贪污腐败父子兵”的官员贪污腐败的戏曲。所以,如何管好、管住“身边人”已成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做好的一门必修课,这也是作为一个官员必须尽到的义务。否则,领导干部“身边人”出了问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当然也就难辞其咎。
诚然,党员干部也是普通人,对“身边人”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感情,在工作、生活上对他们有所照拂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照拂,究竟是私事私办,还是私事公办?是花一己之费,还是慷他人之慨?如果分不清公与私、是与非的界限,吃不透严与爱、松与害的辩证法,只想着为他们铺路搭桥,甚至放纵他们收受贿赂,最终只会既害人又害己。
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以身作则,树立好家风。正人必先正己,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纵容、默许身边人“吃空饷不劳而获”“借势谋利占便宜”等行为都是违反廉洁纪律的底线意识。要有这种给身边人敲警钟、约法三章的意识,要事先打好招呼、划好红线、守好底线、时常提醒,严格约束告诫身边人,与自身职务有关的哪些雷池不得逾越、哪些事不能做、什么钱不能拿,给身边人念好守规矩的“紧箍咒”。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为避免小错成大错、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对于身边人严管其实更是厚爱。
爱之越深,越需要教之有方,严加管理。回望党史,在这一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专门制定《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陈云曾与子女“约法三章”:要求他们穿土布衣,不坐公家的小汽车,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度来。正是这种良好家风,让他们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信任,也让“身边人”找准了人生方向,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告诫全党,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严格自我约束、严以用权的同时,管好“身边人”,不纵容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既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也考验着他们经营爱的智慧。(新田县纪委监委 王丽雅)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