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深入贯彻执行,失责必问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成为管党治党的常态。进一步发挥好问责这个全面从严治党利器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精准思维,切实做到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以精准问责推动责任落实。(来源:中国纪检监察网)
“两个多月没有落实整改,对上级多次交办的工作如此不上心,感觉很不可思议。”办案的纪检监察干部谈到。日前,蓝山县纪委监委处理一起乡党委书记作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不力,纪委副书记监督责任履行不到位,造成辖区内发生国家资金被套取的问题,不敢动真碰硬、消极对待、扯皮推诿,负有主要责任的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均被问责。
责任清才能敢担当。有担当是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的根本。古人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党事业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敢于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也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做到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行动上的坚决,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时刻把担当铸入思想、见于行动,才能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责任担当的本质是对党忠诚。这是对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常言道:天下之德,莫过于忠。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是否敢于直面问题、敢于真枪实弹动真格,是体现出对党忠诚与否。如党员领导干部欠缺“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魄力,欠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情怀,在岗位上的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责任田”就可能被荒废。
没有问责,责任就难以落实下去。问责的背后,体现的是少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被问责更是对责任落实者和对其他党员干部的一种警示。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并存,才能更好地引导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引导干部发挥作用,改进不足,切实增强履职尽责能力。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敢于担当。既然选择走上岗位,就应自觉地接受岗位对个人的要求。否则不仅荒废了自己“责任田”,而且更加辜负了组织和人民的殷切期盼。问责本身不是目的,不是搞“事后算账”,而是监督责任落实,推动事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让广大领导干部受到触动和警示,切实增强担当精神,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蓝山县纪委监委 谭世伟)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