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如实说明你村2014年-2016年间县财政拨给你村修路及山塘整修两项“一事一议”工程款的真实去向…”面对工作人员的质问,祁阳县文富市镇某村党支部原书记汪某某、村委会主任兼会计周某某汗如雨下,最后不得不如实交待二人私自主张通过虚列修路及山塘整修“一事一议”工程款套取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本村其他村务开支的违纪事实。最终,汪某某、周某某双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只是祁阳强化监管,严防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祁阳县聚焦扶贫资金,织密保障网,筑起防火墙,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贫困户得实惠,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厘清职能,源头有监管有放权。部门各司其责,实行源头控管。一是应专则专。认真执行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建立扶贫资金专户,做到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坚决杜绝挤占、截留、挪用涉农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二是能放则放。制定出台《祁阳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将原来实行的财政报账制改为财政拨付制,简化拨付程序,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简化账户设置。三是该查必查。完善扶贫资金重点督查机制,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对扶贫资金进行专项督促检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县。
用好统筹,投入抓整合抓引导。注重统筹整合,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做好整合文章。采取多次整合、分批实施的办法,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按照“应整尽整、能整尽整”的原则,将发改、财政、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畜牧等十多个部门的资金整合起来,集约使用。二是做好引导文章。充分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撬动金融资本参与精准扶贫。2018年以来,祁阳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承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4359万元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和75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祁阳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0952万元。
建强机制,全程问去向问绩效。强化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运行安全。一是资金全过程公示。扶贫资金主要政策、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操作规程、资金分配、脱贫攻坚项目等在“互联网+监督”平台上公开公示。实施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每个扶贫项目的资金来源、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建设地点、建设工期等内容都在项目村村务公开栏和实施地点现场公示,项目建设资金全透明,确保公平、公正。二是群众全过程监督。各乡镇督促、指导贫困村广开民主监督渠道,扶贫项目的选择、立项、实施、监督、管理,坚持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原则,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实施“互联网+监督”工程,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三是项目全过程监管。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验收到项目。严格管理项目工程质量,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规模,严格资金支付使用程序;认真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工程投标制、工程预决算评审制”,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保证扶贫项目监管工作的严肃性,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祁阳县纪委监委 伍孝雄 唐永新 唐武利)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