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安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部署要求,坚持把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从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强化主体责任,示范引领抓推进。县委高站位谋划推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县委常委会先后6次听取情况汇报,专题研究具体事项13项,制定《工作方案》《责任清单》和《任务分解表》,出台《脱贫攻坚检查考核办法》,把整治工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层层传导压力。县委书记带头落实第一责任,先后作出批示16次,累计约谈507人次。县委常委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经常深入联系领域和包抓乡镇调研督导。同时专题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走出去”“请进来”观摩学习,推动“两个责任”全面落实。
强化监督责任,全面覆盖抓督查。健全完善包联指导、交叉检查、跟踪督导、考核问效工作机制,强化监督力量,成立13个县纪委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规范17个乡镇场纪委办公场所,设立专门谈话室,在342个村(社区、居委会)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配齐工作人员,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监督工作格局。聚焦扶贫资金使用、项目运行、惠农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强化对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组建6个联合检查组,先后开展监督检查10次,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安全使用、项目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成立4个专项巡察组和6个督查督导组,对全县342个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开展全覆盖巡察,发现并反馈问题578条,其中涉及扶贫领域的问题184条,加快跟踪督办、即知即改。
强化纪律审查,紧盯重点抓惩治。紧盯扶贫、涉农、民生等领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蝇贪”“蚁腐”问题,结合“春雷”“飓风”“1+4”“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出台《集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实施方案》,起底排查问题线索216条,梳理发现新问题线索37条。对扶贫领域线索具体、指向明确、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优先处置、挂牌督办,严肃查处了一批贪占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涉贫“神经末梢”的贪腐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纵深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018年,全县共排查发现问题线索637个,立案12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1人、问责110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追缴资金314.72万元,退还资金152.57万元,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件75件82人,各项问责数据排名全市前三。
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抓预防。聚焦扶贫领域和惠农政策落实执纪问责,分析研判相关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苗头性问题,制定出台《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和办法,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开展约谈1189人次,诫勉谈话25人、函询12件,为全县所有科级干部建立廉政档案,分6批对全县1541名村(社区、居委会)干部进行集中轮训,组织开展党纪党规专题宣讲40多场次,设立村级廉政文化宣传栏342个,编印发放廉政知识口袋书8000余本。加强“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扶贫惠农政策和资金监督平台,及时公开各类惠农项目、资金和补助标准等情况,切实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综合运用内部通报、案例剖析、媒体曝光等多种形式,指名道姓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53起77人,将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制成警示教育宣传片,在各乡镇场巡回播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东安县纪委监委 蒋东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